紓壓 先揪出源頭
時間是晚上七點鐘,臨下班前小詹的主管令他進辦公室,要小詹趕出一份給客戶的企劃書,且明天早上十點必須準備妥切前往客戶公司提案。
當小詹回到座位上,想起今天是與老婆結婚十年的紀念日,從三、四個月前她就三叮嚀四交待,平時節慶生日沒過不打緊,十年結婚紀念日一定要陪她吃飯,眼看桌上待整理的報表堆積如山,尚未蒐集到的資料仍無頭緒,不知如何是好…
現代人有工作喊工作壓力大,沒工作喊失業壓力大,職場有壓力、家庭有壓力,壓力看似無所不在,但是壓力究竟從何而來?
「傷腦筋」的龐大壓力
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指出,壓力隨時都會產生,在上述的例子中,老闆交付一份限時完成的工作,當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可以完成的時候,壓力就會出現。壓力可以分為良性與惡性,良性的壓力可以促進腎上腺激素的分泌,提升工作效率;惡性且急性的壓力則會產生破壞性的荷爾蒙,對心臟與血管造成傷害,嚴重甚至會對腦部造成傷害。
當遇到麻煩棘手的事情不知如何是好,經常會說「傷腦筋」,楊聰財說「傷腦筋」可不是口頭禪,壓力真的會傷腦筋,因為大腦中有一個部位叫海馬迴(Hippocampus),主宰記憶力,當壓力過大造成海馬迴受損的時候,記憶力就會變弱,這是壓力會傷害頭腦的原因。
工時過長 績效下降、健康下滑
無論是在金融海嘯的不景氣中,或是經濟起飛的繁榮盛景中,總是會有資方要求員工有訂單趕訂單,沒訂單就要加班想辦法找訂單,勞方在深怕丟掉飯碗的弱勢中,經常必須妥協。
根據勞基法規定,勞工兩週最多只能工作八十四小時,每天加班不得超過四小時,萬芳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黃百粲談到,當工作持續超過十個小時,工作的績效就會開始下降,超過十二個小時效率會非常低落,而且當身心都不是在最佳狀態時仍繼續工作,身體會產生疲乏,各種身心不舒服的徵兆都會浮現出來。
過勞的高風險群
壓力肇生的過勞並不是科技業或醫界所特有,而是普遍存在於現代勞動社會的現象,至於哪些人特別容易過勞?楊聰財表示,可以分成個性因素、環境因素與工作性質來探討。
楊聰財指出,人為的因素主要就是個性所為,有些人生性就是要追求高績效、高效率,事事都要高過他人,是俗稱的工作狂,除了這種過度熱衷工作不會放鬆的人以外,對於別人的要求不懂拒絕,有求必應的個性也會因為攬下過多工作而讓自己壓力過大。
若從環境因素來看,楊聰財說,當工作量龐大但是單調無趣的時候,很容易讓人煩厭,另外就是需要輪班的人,例如醫師、護士、警察、警衛…等會因為生理時鐘受到作息不穩定干擾,進而產生壓力,罹患身心疾病。
而不同的工作也會帶來不同的壓力,楊聰財表示,經常必須面對客戶的要求與訴苦的職業,例如客服人員、醫護人員,都存在職業壓力,容易產生過勞危機。
憂鬱與焦慮 精神的重感冒
長期受到壓力的迫害對身心都是煎熬,精神方面容易致生憂鬱症與焦慮症。
楊聰財談到,憂鬱症可從各個面向去探討,有時可能是因為遭逢親人驟逝,一時之間無法面對龐大的壓力與傷悲,而導致憂鬱症纏身,也可能是因為天生個性纖細敏感,容易受到周遭環境影響,或是對一些事情太過執著、易鑽牛角尖而造成。
與憂鬱症雷同的還有躁鬱症,楊聰財表示,當躁鬱症發作時,會有性格驟變、過度樂觀、情緒高昂、活力過度充沛的徵兆,躁鬱症特別之處在於它與生理上腦膜細胞的不穩定有關,並非是完全的精神疾病。
至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憂鬱症,楊聰財說,當精神層面情緒低落、容易沮喪,注意力無法集中;生理上有失眠障礙,食慾下降體重開始減輕,且經常有輕生以及否定自己價值的念頭,就有可能是罹患了憂鬱症。
另外一種罹患人數相當多的就是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往往對兩個以上的事件或活動出現異常焦慮及緊張的狀況,可以從下列六項徵兆判斷︰
1.有靜不下來的感覺,經常浮躁或者不耐煩。
2.容易感到疲累。
3.難以保持專心或常常腦中一片空白。
4.情感易暴躁。
5.肌肉緊繃。
6.有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
楊聰財表示,當有上述至少二個症狀,且超過半年以上,就有可能罹患廣泛性焦慮症,引發的原因不全然是因為個性,也有可能與工作調動或是長期承受重大工作壓力有關。
過累 不見得是疾病
經常有民眾會自覺身體疲累或是耳鳴頭暈,但是到醫院檢查卻找不出病因,此時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出了毛病。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睡不好與情緒不穩,主要原因其實就是長期壓力造成。
楊聰財指出,自律神經主要負責人體活動的穩定,當壓力過大的時候自律神經失調與交感神經過度活動,會造成某些器官運作的不穩定,例如有些人在過度緊張的情況下會有胃痛的情形發生,必須適當地紓解壓力才能減輕症狀。
紓壓 現代文明生活之必要
存在於現代文明中的壓力,其實不只是特定職業的專利,黃百粲表示,學生與家庭主婦其實也在各自的領域中承受壓力,家庭主婦日理萬機,雖然沒有上下班時間的限制,但事實上卻是全天待命;學生族群則是面對同學的競爭與課業壓力,以及被賦予過多的期待而壓力纏身。
楊聰財指出,自我紓解壓力的方法可以透過「說、唱、做、寫」這四方面去發洩,找些好朋友或是與家人聊天溝通,將心中的無奈與勞累說出來,台語俚語說「暗爽得內傷」,其實不爽悶著傷更重;大聲地唱歌也是發洩壓力的好方法,另外每周讓自己運動流汗或是將心中的感觸寫出來,這些抒發壓力的方法對身心都能有幫助。
現代人在追求迅捷進步的社會時,也別忘了偶爾放下生活或工作的重擔,回頭仰望蔚藍的天空,調整好心情再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