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3(2024)年五月出國休診日期公告  ◆113(2024)年四月門診休診日期公告  
【2013年5月02日Life Plus熟年誌 5月號 "培養好四力 遠離精神錯亂!"】
培養好四力 遠離精神錯亂!
【Life Plus熟年誌 5月號/2013 第14期】


這期,我們不想專門談某項「疾病」,倒是想運用公共衛生第一段「健康促進」的觀念,與各位讀者分析與分享造成現今很多民眾產生身心障礙的原因,那就是和缺乏良好的「4力」有關。我們所謂的「4力」包括:時間(Time)控制力、思考(Thought)判斷力、情緒(Emotion)管理力、行動(Action)力,也會在下述內文中加以闡明。

時間(Time)控制力
時間控制力若是不佳,很容易出現下列4種障礙:
欲罷不能者:容易掉入成癮依賴的困境,例如「網路成癮」;

欲脫不能者:容易掉入「空耗時間」的麻煩中,例如「強迫症」患者,需要花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也知道很可笑的「重覆性思考和行為」上;

欲鬆不能者:例如凡事都要求第一的A(Aggression)型性格患者,說好聽點,隨時都抱著「水牛精神」、處在戰鬥狀態,卻也因此身陷罹患心臟冠狀動脈疾病、壓力性潰瘍、過勞死的風險中;

欲緊不能者:許多在職場上深感工作壓力、急欲從職業壓力脫身者,卻因沒有做好人生下半場的良好規劃,反而讓自己掉入生命週期中「退休症候群」、「空巢症候群」的困境中。

思考(Thought)判斷力
談到思考判斷力,我先引用政治大學心理學許文耀教授在「愛你、想你、恨你,走進邊緣性人格的世界」(心靈工坊出版)一書中所寫的序文部分內容,提醒「我們正處在很不穩定的邊緣人格時代」:
“因為現今的社會從穩定趨向於瓦解,此種解組的社會蘊含著「不被認可的環境」的精神,如同在第四章論述社會的解組現象;六O年代的「我們的年代」,到七O年代的「我的年代」,至八O年代的「享樂的年代」;六O年代呼籲的是利他取向的「愛、和平與博愛」,七O年代提倡的是「自我意識」,而八O年代崇尚的是自私自利的「功利主義」。

社會已無法提供和解的功能,個人不能從社會關係中獲得安慰與穩定的力量,因為內心所能依從的標準莫衷ㄧ是,不知何者為對、何者為錯,人的行為失去準頭,失去了內在價值,而找尋不到自我意義與真諦。這些都符合「不被認可的環境」之看法,因為任何個體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強烈地、非自願地灌注不清不楚的是非與對錯之標準,搞得自己該有什麼、不該有什麼,何謂好、何謂不好,孰為是、孰為非,都混淆了。

唯一尚稱清析之處只剩下「外在的反應」,但因為內心如此混亂、空洞,使得這些外在反應亦被解讀為「不恆常」的現象,此現象內化至自我之後,使個體確認了ㄧ件事-自我亦不恆常,於是麻煩越加深重,因為內心起了ㄧ個強烈的質問:「那『我』又是誰?」此種懷疑又讓個案急著想抓住外在的某些反應,於是乎,此種心理模組便不斷循環下去。活在這樣的社會現象下,似乎可以推論每個個體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邊緣人格特性」,亦即寂寞、怕遭人遺棄、無法與人親密、「確認自己」有困難”。

我就以台灣在走向民主與自由的現代社會來作為例子,加以說明。當一個社會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式各樣的意見都可以表達時,確實可以有助於自由意志與思想的鬆綁,進而提升創造力。但是當沒有「對錯」、「標準答案」的狀況遠多於有「對錯」、「標準答案」的狀況時,對於一個人活在世上的重要目標:「尋求自己人生的定位和認同」,特別是在青少年轉向成人階段、塑造固定的人格特質時,卻是極可能產生「殺傷力」。

例如以媒體常常批判的「政治」議題,相信讀者見到不同政治立場的報章、電視節目等媒體時,讀者們一定很容易見到「在此為白,在那為黑」的絕對差異的報導;另外,當「父親性侵女兒」、「不肖子女弒親奪財」等顛覆良善人性的新聞版面不斷大到擠掉社區溫馨的義行善舉報導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平日沒有很正確的「思考(Thought)判斷力」,見多、聽多「這個也對、但是也錯」的矛盾報導,可是會培養出長期在「情緒、人際關係,對於自己過去、現在、未來人生的定位和認同」發生嚴重性格障礙的「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情緒(Emotion)管理力
接著,說到在社會大學過日子,比智能(IQ)還重要的情緒管理力。許多的「家庭暴力」、「情殺」、「怒路族」新聞,加害人行兇前就是讓負責情緒的大腦「邊緣系統」過度的主導,此時負責冷靜、理性思考的大腦「前額葉」處於「當機」狀態,也就失去理智的藉由施暴、傷害去抒發他/她強烈的負面情緒(憤怒、挫折感、憂鬱、焦慮)。

行動(Action)力
最後,談談行動(Action)力:眼高手低的「尼特族」(NEET,全稱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講未來時都是頭頭是道,卻都是紙上談兵、行動力不足的青年族群,就是罪典型的代表。

如果要進一步的探討,政府和許多家長也要為行動力不足或是不當負責, 因為教育政策的錯誤,創造出不少「空有文憑、確無一技之長」的青年;另外因為少子化的社會現象,過度保護子女的直升機家長,便造就了很多無法吃苦 ,遇到挫折便容易外歸因,千錯萬錯絕對不是我的錯的年輕人。

我們分別是5年2班和x年x班(註:美女的年齡是秘密)的熟男熟女,記得在我們一、二十歲時,所接受的生活理念是「合理的要求叫訓練,不合理的要求叫磨練」,求學和就職的原則是採取德國「技學並重」雙軌理念:想念書的,就好好讀書,繼續升學;不想念書的,就去學技能,因為有一技之長,就有安身立命的本領。

初結
為什麼我們要在此提出這4力?因為看著日益增多就診的身心障礙患者,深感「社會病了」;社會病了,我們忝為醫療人員,報著「要醫病患,更要醫社會」的想法,盼望藉由雜誌等媒體,分析病因、開出治療改善之處方。

因為文章篇幅因素,必需在此住筆。我們會在日後的文章,陸續就「培養4力」,提出進一步的解析和建議。也很歡迎各位讀者分享你/妳的看法。我們的E-mail:y9103084@gmail.com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