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情緒管理 遠離陣發性暴怒症
熟年誌 Life Plus 2013/06/06【撰文╱楊聰財、魏兆玟】
在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前,首先要覺察哪一種情緒在影響我們的生活,你必須正視它,不能逃避或找藉口掩飾。同時,也不要執意地壓抑或否認自己的情感,畢竟它是生活的一部分,要學會把情緒當作自己的好朋友!
易怒難控制 恐為「陣發性暴怒症」
小陳是一位證券商營業員,過去幾年來在專業領域中,靠自己不斷努力、屢獲主管肯定而爭得一片天,他本身也相當滿意自己在專業上的表現;但有一次在向客戶解說時,就因為客戶的疑問態度不佳,他一生氣,居然摔椅子、丟文件,甚至打了客戶巴掌。等他脾氣一過,他又變得謙恭有禮,如往常一樣,後來與他談起先前的憤怒,他會感到愧疚。但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又因為跟同事討論事情時,忍不住又向同事揮拳,因此讓全公司同事跟客戶對他無預期的暴怒產生害怕及採取距離,彷彿覺得他身上帶了顆不定時炸彈。小陳的異常行為,經過精神科醫師評估後,確診為「陣發性暴怒症(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陣發性暴怒症」是一種衝動控制疾患,患者平時個性多半平和,不會喜歡跟人爭辯或衝突;但在某種情況下,患者會覺得「被激怒、被看扁、被踩到腦中所設定的禁忌紅線」,突然暴跳如雷,不只會有言語的攻擊,甚至會有行為上的攻擊舉動。在攻擊性行為出現前,一般會出現壓力感或警覺性增高的情形,在發作之後,壓力感或警覺性隨之降低。此種病症會有不明顯的神經學病徵:如非對稱性、輕微的手眼協調障礙,以及無法以其他精神疾病做更適當的解釋 (如反社會、邊緣性、自戀性、躁症、行為障礙症、對立性反抗症及過動症)。男性較常有陣發性暴怒症,好發於青春期晚期至三十幾歲,並持續至中年,到了老年,會因此緩解嗎?前陣子在臺中市公車上,發生了一位老人和小學生「狂怒對嗆」,就知道這答案是否定的。
情緒管理九大招
在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前,首先要覺察哪一種情緒在影響我們的生活,你必須正視它,不能逃避或找藉口掩飾。「覺察」是一種生活體驗和真實感受,所以不必掩飾自己的情緒感受。同時,也必須記住:「負向情緒常常是問題的累積」。
以下,我要提供一些管理情緒的方式,讓更多人更有力量遠離失序且不舒服情緒。
1、建立「不要生氣失控,否則自己身心受傷最深」的基本信念:很多人生氣多是覺得自己「受辱」,所以要反擊、要討個面子、要個道理。聰明如你,至少應該不要發生「親者痛、仇者快」的一時之快!
2、盡力離開誘發情緒的環境及因素:如果覺得「他怎麼讓我那麼生氣?」首先你必須離開現場去別的地方。例如開車時,自己或親友發現駕駛開始煩躁時,可以請他先停到路邊安全地方,做個伸展操,等到情緒穩定後再上路,或是聽音樂、聽廣播,咀嚼口香糖等。
3、學習傾聽內在想法、了解自己的情緒:情緒起了變化的時,我們注意力會放在引起情緒反應的事情上,也就是陷入情緒中無法「跳出來」。試著在有情緒反應時,除了注意到引起情緒的本身事件之外,要學習分散注意力去體察自己「內心的情緒」,並隨時問自己「為什麼我的情緒是這樣?」多自己一點空間,瞭解自己的感覺作為緩衝,再決定是否要表達。
4、凡事過猶不及:有些人會極力地否認或是壓抑自己低落的情緒,結果整個人變得愈來愈消沉,甚至從人際關中退縮。適當的情緒宣洩是需要的,但也要注意過度的情感表達和肢體動作,會阻礙和同事之間的關係。
5、試著從負面中看出正面的意義,化不適為力量:基督教義說,「逆境是美好祝福的外衣。」我在軍中接受基礎受訓時,常被提醒「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若能轉念,遇到挫折時,先不要苛責對方或自己,先將焦點集中在當下值得學習的事物。每種思考方式都能產生不同的情緒,試著將問題情境轉變為學習機會,它能讓你產生正面的情緒和行為。
【完整內容請見《熟年誌 Life Plus 》2013年6月號 (NO.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