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邊緣性人格人際困擾中的自我否定
2016年07月22日
近年來,反覆企圖自傷或自殺的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簡稱:BPD),有在我們身邊日益增加的趨勢。美國的精神科醫師瑪莎.林納涵(Marsha M. Linehan)(1943~)在致力於治療這種狀態的人際關係障礙時,為了瞭解什麼樣的談話會使得對方產生好的變化,便請第三者在進行研究時從旁監測。結果,林納涵得出的結論為Validation (認可、肯定策略)。Validation 雖譯為認可或承認,但更容易理解的說法是:「這樣就可以了!」是種肯定的想法。
然而,「這樣就可以了」並非否認錯誤或問題,這會演變成不誠實,對方也無法接受,只會認為「沒什麼好事」而已。那麼,如果想要讓對方認同,覺得「這樣就可以了」的話,該怎麼做呢?就是往好處想。告訴對方,不管任何糟糕的情況,一定都會有好的一面。
這個方法,不僅可用在克服自我否定上,亦有助於改善二分法的認知。原本林納涵思考這個方法的目的,就是想讓容易「全有全無」、「全好全壞」等兩極化想法的人(例如: BPD個案)往好處思考,以開始改善其二分法的認知。
二分法的認知,與否定的認知及自我否定息息相關。完美才是好,不完美的話就是壞,那大部分的事都是壞的了。進而,如果別人與自己全都不完美的話,任何事也都無法信任了。
為了改變這樣的想法,讓對方察覺被否定的事也有好的一面,便是關鍵。好的一面指的是:未察覺的好處、價值、優點、正確、教訓或智慧等,以及就算失敗也一定有所收獲,苦難或災禍會讓人變得更堅強、更聰明等等逆轉的想法。
四個認可策略中的對話技巧
林納涵將認可策略的方法大致區分為四個:情感認可策略、行為認可策略、認知認可策略、啦啦隊策略。
1.情感認可策略
情感認可策略,一言以蔽之,就是讓當事人將情緒直接表達出來,並接受、理解,共享其意義且加以肯定。
2.行為認可策略
這是一種從”所有的行為都是有原因及意義”的觀點出發,對一切行為概括承受的策略。此策略處理的是「應該」的想法。若陷入只能做出正確的行為,不能做壞事的「應該」式思考,便容易對自己予以否定。我們必須不斷傳達一種想法:不將發生的事判斷為正或邪,所有的事都是會發生就會發生,以對抗這種「應該」式的思考。甚至也要將認為「應該」的想法當作是有意義的,一併接受。
3.認知認可策略
利用認知療法,可使當事人自覺其認知的習慣對生活造成的不利,進而產生想要修正的想法。
認知認可策略與認知療法,在使當事人注意其認知或信念偏差這點上是相同的。但接下來就不一樣了。林納涵發現,一般進行的認知療法,會指出當事人的認知與現實的差距、駁倒其一廂情願的想法、告知其想法錯誤不被認同等,但對於容易受傷、不穩定的人而言,其實具有反效果。反之,此策略主張,當事人的認知或信念就算再不適應,也不要先急著加以否定、要求改正,反而要先從肯定面向給予認同,才能有助於修正負面認知的偏差。
4.啦啦隊策略
這是一種想讓極度低潮的對象振奮起來,或想讓正要放棄的人,再次找回希望與鬥志時,必須使用到的策略。這種時候,若用不帶感情或熱忱的言語,是怎麼說都沒用的,可能還會讓對方覺得隨便怎樣都好。就像是處於劣勢中的拳擊競賽一樣,擔任second(助手)的教練,面對敗勢一面倒的拳擊選手,要如何再次點燃他的鬥志呢?當然,用艱澀的詞藻解釋是沒用的,必須將能直接打動內心的話語,從心底傳達出去。
以上所述,其實是貫徹了「支持」(Support)「同理」(Empathy)「說出事實」(Truth) ,也就是面對邊緣性人格疾患有名的”SET”處置原則。謹以此文將新的治療策略與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