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是良藥 別叫重鬱患者「想開點」
2017年4月29日【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自殺身亡的廿六歲女作家,生前飽受重度憂鬱症之苦,精神科醫師說,面對憂鬱症患者,周邊親友的力量相當重要,但不要自以為是跟患者講大道理,甚至分析病情,陪伴、傾聽才是最好的良藥。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指出,憂鬱症需要及時被發現,如果患者持續鑽牛角尖,就可能會出現自殘的行為。
台安醫院身心科主任許正典則提醒,如果憂鬱患者身體有不明傷口,或是一再表達「我好沒用」、「想死」、「想自殺」等字眼,就應立即協助就醫。
「你要想開一點啊、快點走出來…」許正典說,每個憂鬱症患者都知道應該要想開一點,偏偏就是做不到,親友們越是這樣說,反而讓當事人更憂鬱,因此,照顧者千萬別自以為是的當起專家,對疑似憂鬱症的患者講大道理,絕對會讓病情雪上加霜。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憂鬱症典型症狀為情緒持續低落兩星期以上,思考負面、認為自己沒有用,同時還會出現食不下嚥、睡不好等生理現象;憂鬱症如同心理的感冒、大腦的感冒,是可以被治癒的,只要按照療程,治癒率可以達到八成以上。
親友若患有憂鬱症,楊聰財提出三大原則,首先,陪伴時要「自保」,別被患者的情緒牽著鼻子走,另外要「自愛」,關心患者也要關心自己,第三是「自覺」,反省是否在言語、行為上傷害過他,說話語氣是否要改變。
此外,憂鬱症患者的親友應該參加專業課程,學習陪伴跟傾聽的技巧,適時創造出患者被需要的機會,逐漸遠離負面情緒;照顧者也應該走出陰霾,絕對不要自己攬下所有責任,可以組親友團輪流陪伴,才能讓患者心靈傷疤逐漸痊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