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迫「分段睡」 睡眠障礙患者變多了
2017年07月25日【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例一休,台灣人你怎麼更累了?國內精神科醫師觀察發現,最近門診中的睡眠障礙患者變多,約增加3成,幾乎全因為採取「分段式睡眠」惹禍,一問起來,不少都是一例一休上路後為了多賺點錢,白天夜晚都上工,導致睡眠時間遭切割,長期下來造成睡眠障礙,輕者失眠,重者則出現憂鬱症狀。
門診就有一名中年婦女,身兼早餐店及豆漿店兩份工作,忙完早上7點到下午1點的早餐店工作,利用下午時間,睡上3、4個小時,晚上8點又匆匆趕到豆漿店,凌晨1點下班後,再回頭睡3、4個小時。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婦人以為一天睡兩次,睡眠時間加總也達7、8小時,應該睡夠了,沒想到,一個多月後,整個人不對勁,出現極度疲累、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入睡,甚至焦慮、憂鬱等症狀。
楊聰財強調,黃金睡眠時間是從晚上11點至早上6點,但受限工作型態,有些人必須切割睡眠,結果反而造成睡眠障礙,門診觀察,過去這類患者主要以警察、護理人員為主,但隨著一例一休上路後,不少餐飲、服務業甚至受投資新制影響的投資族,也因為分段式睡眠而衍生睡眠障礙。
一名45歲在科技業工作快20年的男子,一年前提早退休,專心投資股票跟期貨,為了配合今年期貨盤後交易新制,開始採用「分段式睡眠法」,每次只睡1到3小時就醒來看盤,睡不夠就靠周末假日補眠,剛開始還覺得有效率,但二周後開始出現睡眠障礙,情緒緊張、焦慮甚至憂鬱,趕緊求診精神科。
楊聰財強調,原則上,人需要擁有至少6到8小時品質良好的睡眠,休息重量也要重質,如果長期採取「分段式睡眠」最大問題在於深層睡眠時間不夠,只要連續兩天沒睡好,就會欠下「睡眠債」,事後必須連補好幾天,才能還清。
想要睡個好覺,楊聰財建議,上床前腦袋放空、不思考任何事情,自我催眠約30分鐘,並輔以深呼吸吐氣,學習舒壓放鬆。此外,要有規律運動習慣、避免白天睡太多及飲用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等,有助改善睡眠障礙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