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另覓老伴!50後第一次養寵物4觀念
2018年10月16日【文/蔡怡琳】
伊原美代子拍攝奶奶和白貓互相依賴的田園生活,療癒大批粉絲。
許多熟齡族感嘆,回家總是冷冷清清、無人聞問……,當兒女相繼離巢,少年夫妻步入中年後,不見得能互相作伴,如果這時有寵物在旁,不失為排解寂寞的好方法!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家中曾飼養貓、狗、小鳥,深刻體會寵物帶來的療癒功效。不過他在門診中,常見獨居長輩患有2種以上慢性病,或因為慢性關節疼痛,行動受限,加上子女離家衝擊,生心理交互影響,出現所謂「空巢症候群」,造成血清素不穩定,影響大腦控制憂鬱、焦慮、睡眠和衝動等機制。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son)曾把人的一生,劃分為8個階段,最後一段是50歲後到生命終點。楊聰財說明,當中年後開始回顧自己的階段,比較神經質的人,容易否定過去努力,導致憂鬱症發生」,他認同健康需要有「四老」──老友、老本、老狗和老伴,而當寵物介入生活,健康促進效果可能遠比你想像的更多:
1.降低孤單
從心理層面來看,透過寵物陪伴,比較能增加安全感及自信心,減少孤單感受,國外已有不少研究發現,熟齡族群養寵物,如同「動物輔助治療」,有助提升憂鬱症療效。
2.促進動腦
照料寵物的吃喝拉撒,並察覺其躁動不安或其他表現,都會刺激知覺、增加動腦機會,延緩失智發生。
3.穩定情緒系統
不只寄託情感,常帶寵物去散步,可增加腦內嗎啡,楊聰財分析,「會讓你比較淡定,心情愉悅,另外會增加你的多巴胺,改善大腦整體功能」。
4.降低心血管風險
根據2017年英國期刊《科學報告》發布研究,40至80歲的瑞典獨居者,有養狗比起沒養狗,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6%,推測和活動量增加有明顯相關。
以實例來看,一名66歲的退休公務員,丈夫過世後,孤獨感來襲,老是向女兒抱怨身體「這裡痛那裡也痛」,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病因,最後求助精神科,才診斷為憂鬱症合併自律神經失調,也是典型的「空巢症候群」。
就在束手無策時,朋友托她照顧一隻馬爾濟斯小型犬,一段時間後,疼痛問題竟得到緩解,憂鬱症的病程也從半年縮短為3個月,楊聰財解釋,「治療幾乎事半功倍,因為她重新找到生活重心,忙著上網查資料,看怎麼養好這隻狗,還可以跟女兒聊聊照顧心得」。
想養毛小孩?50後的思考不一樣
日本攝影師伊原美代子在2011年時,曾拍攝奶奶美佐緒和小白貓福丸相依為命的生活寫真,平淡而真摯的情誼,讓不少粉絲深受感動,開始對飼養寵物感到好奇,然而醫師提醒,負擔毛小孩的未來前,必須先誠實檢視以下幾點觀念。
1.捨得花錢嗎?
以貓狗來說,每年檢查、施打疫苗和投藥,都是一筆開銷,如果寵物生病,更須勤跑醫院,不只花費動輒萬元以上,體力較差的年長者也會吃不消。
2.寵物從哪來?
可先從網路上搜尋收容所,或透過救援認養管道,也是尋找寵物的另一種選擇,如透過業者購買,須注意是否有提供登記證明、檢驗診斷書等資訊。
3.居處理想嗎?
評估家裡空間是否足夠,考量其他住戶安寧與容許度,尤其寵物剛到陌生環境,很容易騷動不安,到處抓咬,飼主要避免減少訓斥,例如養貓可提供貓抓板,養狗有跑跳空間,有助抒發情緒。
4.了解不同毛小孩的個性適合你嗎?
以犬類來說,博美、雪納瑞喜歡撒嬌,聖伯納犬性格溫和友善,也有容易訓練的品種,或是活潑好動、不小心就成為家中破壞王的狗狗,考驗耐性底限,加上平時洗澡、驅蟲、清除排泄物等工作,怕麻煩的人務必三思。
國人的平均壽命約80歲,家貓與小型犬的平均壽命為15歲,大型犬則約為10歲,楊聰財以過來人經驗提醒,即使用心照護,仍須面對寵物的生老病死,「總有一天牠會因為時間到了,先去跟上帝喝咖啡」,如同對待親密的家人,提早學會接受與放下,預習這堂愛的功課,才能圓滿的告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