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服用助眠藥,安眠真的很重要
2019年1月18日
根據睡眠醫學學會統計顯示,國人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的盛行率為20.2%,平均每5個人就有1人有睡眠障礙。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邀請三軍總醫院精神部楊聰財醫師,為大家說明如何正確使用助眠用藥。
治療睡眠障礙需要同時考慮生理、心理、環境等多面向因素,醫師會評估,衡量失眠症狀對身心、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影響,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第一代抗組織胺常用於感冒症狀與抗過敏,有強烈鎮靜效果,可暫時緩解入睡困難問題,但因其鎮靜作用有時會延遲至白天,可能影響患者的精神與工作品質,所以較少用於慢性失眠。而低劑量且鎮靜作用強的抗憂鬱劑,會用於某些因情感性精神疾病,或情緒因素造成的失眠患者,使用期間要注意是否出現心臟毒性、暈眩及姿勢性低血壓等副作用。
目前食藥署核可用於助眠之藥物,可分為苯二酚類(benzodiazepines;BZDs)與非苯二酚類(non-Benzodiazepines;non-BZDs)兩大類。BZDs臨床上可用於抗焦慮、情緒安定、鎮靜與肌肉鬆弛等,藥物選擇依病人年齡、症狀、藥物作用時間而定:入睡困難者可選用短效型;淺眠或早醒病人可用中效型;長效型則對白天合併有焦慮症的病患較有幫助。雖然BZDs安全性高,但高劑量、長期使用下,仍要注意是否發生認知行為損傷、記憶力減退、反彈性失眠(半衰期較短之藥物)、耐藥性、心理依賴等副作用。
non-BZDs因為具有藥效快、助睡效果佳的優點,漸漸取代BZDs,成為治療失眠常用的藥物;此類藥物幾乎無肌肉鬆弛及抗癲癇作用,較BZDs不易在白天出現殘餘作用而影響工作。
但是根據衛生福利部相關單位統計,non-BZDs藥物濫用案例逐年上升,許多人有過量使用、使用時間過長,或在多家醫療院所重複領藥的情況。健保署目前對於non-BZDs成分助眠藥物(zaleplon、zolpidem及zopiclone等「Z」型成分藥品)給付條件相當嚴格,請民眾務必要配合醫師開立的處方劑量使用,否則單獨地、且自行加量使用助眠藥物,一來很容易產生藥物依賴,以及長期使用造成失憶、失智的風險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