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退休理財規劃 先檢視抗壓性
2019年02月16日【工商時報 朱漢崙/台北報導師】
很多銀髮族在退休之後投注心力的就是財富再投資,透過理財為自己創造更多「年金」,但除了銀行為客戶作KYC之外,知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也同樣建議,銀髮族自己最好再妥適評估一下自己的「抗壓性」,因為最了解自身抗壓程度的,不見得是來作KYC、歸類投資風險級別的理專,反而是自己先了解自己,才能在填寫理專問卷時,給出最正確的答案,否則反而是客戶誤導理專作出錯誤的KYC,結果讓自己的退休投資壓力愈來愈大。
倘若抗壓性不夠高,恐怕這種帶給銀髮族的壓力,會比一般年輕人或中壯年族群更高,而銀髮族在檢視自己抗壓情況時,仍有一些生活指標可查覺,楊聰財指出,光是從再日常不過「吃睡動笑」,就能查覺自身在情緒、心理上的變化。
楊聰財舉例,銀髮族一旦體重下降、食慾不振,或是連續一週有睡眠障礙,或是不想動,恐怕就得檢視精神健康是否出問題。
「不想運動也是一種病。」楊聰財也鼓勵退休銀髮族,應該要多為自己安排休閒活動,千萬不要整天坐在家裡,他分析,一天坐超過8小時:「對健康的影響等於抽掉一包菸!」會產生更多不利於身心健康的物質,然後再度心理、生理交互惡性循環。他認為,白天就應該多動,晚上掌握黃金睡眠時間(晚上11點到早上6點),每天保持規律的作息,才是真正退休養生之道,也能使退休銀髮族生活更有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