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2應3轉介 防共鳴效應發酵
2020年11月12日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
房思琪事件翻版?桃園市17歲女高中生小玲小學時遭徐姓男導師性侵,後來曾購買作家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閱讀的小玲,在2年前自殺身亡。三總精神科主治醫師楊聰財呼籲,小玲的行為恐怕是心理學中的「共鳴效應」,家長親友要多傾聽、陪伴,並且尋求精神醫療團隊協助,以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曾看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小玲,認為自己的遭遇和書中主角極為類似,甚至小玲還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才讓徐姓狼師被調查,因此選擇自殺,小玲的個案被認為是「房思琪事件的翻版」。
親友最好三班輪流陪伴
楊聰財指出,小玲的行為是心理學中的「共鳴效應」,也就是說閱讀小說或報導時,發現故事中的人物和自身遭遇類似,產生「心有戚戚焉」的感覺,當有「共鳴效應」時,當事人易效法故事中主角的行為,像是若有名人選擇自殺,也常引起共鳴效應,導致自殺者增加。
如果遇到類似問題,楊聰財表示,最好尋求專業精神醫療團隊協助,首先是生理層面可透過藥物幫助改善睡眠、情緒,心理層面則是由臨床心理師協助度過傷痛,並引導如何建立正面思考模式與情緒管理;還有建立親友陪伴的環境,「親友的傾聽陪伴很重要」。
楊聰財說,若親友要陪伴,最好至少有3名,比照護理師三班輪流照顧;他表示,自殺防治學會曾提出「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呼籲,觀察當事者若言語常帶憂鬱、透露輕生意圖,親友一定要適時引導,讓當事人盡可能「能吃能睡能動能笑」,並協助轉介精神醫療團隊來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