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判死1】戀物癖煉成殺人魔?醫師:縱放內衣賊醞釀惡魔
2020年12月02日【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偷竊女性內衣褲的慣犯若縱放,他可能會成為殺人魔?昨(1)日在資深司法記者蘇位榮主持的《行動法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析,犯下長榮女大生命案的兇嫌梁育誌是偷竊女性內衣褲的「累犯」。這類戀物癖人士若未建立病識感,即早治療,當性慾被啟動,在發洩性慾時手段太兇殘,就會帶來傷亡。楊醫師建議檢警單位,在處理偷竊女性內衣褲的案件時,要保持警覺,否則若因「微罪不罰」縱放內衣賊,可能是在醞釀惡魔。
長榮女大生命案兇嫌 偷女性內衣褲慣犯
2020年10月28日,長榮大學的馬來西亞籍24歲鍾姓女大生,在獨自回租屋處的途中失蹤,警方獲報發現高雄男子梁育誌以童軍繩將鍾女勒斃後拖上車,在其運屍車上,也搜出女用內衣褲。
據調查,梁育誌在2012年8月至2013年間,曾連續犯下六起專偷「女性內衣褲」的竊盜案。他曾路過民宅曬衣場臨時起意偷竊,或偷走廢棄雜物堆的女性內褲。他在犯下五件內褲竊盜案後,行徑大膽變大膽,闖空門被逮,六件竊案判拘役290天,梁父湊29萬元罰金才換得兒子自由身。
專偷女用內衣褲 醫指「特殊性偏好症」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梁育誌不偷金銀財寶,卻偷女用內衣褲,這就是「特殊性偏好症」,就是用異於正常人的方式達到性愛的目的,例如偷窺症、摩擦癖、戀物症、性虐待症、性被虐待症、戀童症等。如果有人維持這些狀況長達六個月以上,「這是需要治療的精神疾病!」
若梁育誌有戀物症,他可能在取得女性內衣褲後,會把女性內衣褲穿在身上,開始撫摸、幻想,發洩性慾。
「特殊性偏好症」不是卸責理由
「兇嫌強調,『我沒有性侵她,我只是想要性騷擾她!』這句話是有意義的!」楊聰財解釋,特殊性偏好症中的「摩擦癖」,患者心性發展有障礙,他從小跟最主要的照顧者(通常是媽媽)產生「不恰當的分離焦慮」和不安,造成他從小有一種恐懼,擔心離開媽媽的身邊。
他可能在接觸媽媽的過程中,接觸到胸部、臀部和大腿等敏感部位。等到他長大,一有挫折,可能因為跟女性同事和長官互動時受挫,他很容易想到「抒壓」,此時摩擦癖就產生了。
「其實性騷擾和性侵害只有一線之隔!」楊聰財醫師說明,男人清醒時,每26分鐘就產過一次跟性有關的念頭,「當他去觸摸了,性慾就啟動了!」當性慾被啟動,他就需要發洩他的性慾,此時若手段兇殘或過度暴力,就會帶來傷亡。
楊聰財強調,即使日後精神鑑定指向梁嫌有「特殊性偏好症」,也不代表他能拿這作為卸責理由。畢竟長期以來,梁嫌沒去就醫,沒有建立病識感,卻一步步的重複犯罪。
縱放內衣賊 醞釀成魔之路
《行動法庭》主持人蘇位榮問,在大學校園常發生女性內衣褲被偷,難道是因為特殊性偏好症?
楊聰財醫師回應,他近日嘗試跟立委溝通,法律不能「因為罪小就忽略他」。他建議,應該調整《性騷擾防治法》或相關法律相關規定,例如有些案子「看了就是怪」,同一個人七、八年來偷女用內褲,司法常因是「輕罪」就「微罪不罰」放過內衣賊,卻沒有意識到此舉可能是在「醞釀惡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