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女童失蹤12年獲救 需避免「病態性互相依賴」循環發生
2020年12月10日【楊聰財/精神科醫師】
彰化縣林姓婦人2008年與謝姓男子離婚,帶走當時11歲、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女兒消失無蹤;她為了躲避丈夫和警方追查,不僅沒讓女兒繼續上學,連看醫生都是自費。警方在2020年12月7日在高雄找到母女倆,已23歲的謝女面容憔悴,讓警方看了也感到不忍。林婦帶走女兒後怕被找到,不讓女兒上學,生病時自費看醫生或到一般藥房買藥,阻絕女兒與外面互動長達12年。
今年已23歲的謝女,因長時間與外界斷絕往來,身形憔悴、體重僅三十多公斤,明顯有怕生、自我封閉情形,語言表達能力也明顯與同齡者差。
母親則供稱:自己童年父母離異,自己跟隨母親改嫁結果被繼父性侵,因此擔心離婚後女兒跟隨前夫生活恐發生當年的悲劇,才帶走女兒要過新生活。
失蹤女童身心狀態需關注
本文提出,應該要關切失蹤者的身心狀況,因為按照「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8個發展階段。
在每個階段,個人都面臨、並克服新的挑戰。每個階段都建築在成功完成較早的階段任務的基礎之上。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階段的挑戰,則會在將來再次造成問題。
艾瑞克森提到:嬰兒期(0-1歲)、幼年(1-3歲)、學齡前期(4-5歲)、學齡期(5-12歲)、青春期(13-19歲)、成人早期(20-39歲)、成人中期(40-64歲)、老年期(65歲-死亡)8個階段。
對這位女孩而言,要被關注的階段跨越學齡期(5-12歲)、青春期(13-19歲)、成人早期(20-39歲)三階段。
這三階段的個別發展重點,說明如下:
A:學齡期(5-12歲)
1. 社會心理危機:勤勉對自卑
2. 中心任務:教育
3. 正面成果:獲得學習能力,成就感
4. 發展障礙:失敗感
5. 自我品質:能力
6. 重要關係:學校
B:青春期(13-19歲)
1. 社會心理危機:自我認同和角色混淆
2. 中心任務:同輩群體
3. 正面後果:強烈的團體歸屬感,為將來準備計劃
4. 發展障礙:角色混亂、生活無目的
5. 自我品質:忠誠
6. 重要關係:同輩群體
C:成人早期(20-39歲)
1. 社會心理危機:親密對孤獨
2. 中心任務:關心
3. 正面後果:組成密切關係,和他人分享
4. 發展障礙:疏離社會、寂寞孤獨
5. 自我品質:相互關懷,同甘共苦
6. 重要關係:配偶、朋友
親子關係需避免「病態性互相依賴」
過去的人類發展上,曾有小孩因為與父母到森林冒險,結果被狼叼走養大多年、遠離社會人群的不幸案件。
因為在重要的身心發展階段,缺乏了與一般正常外界的人際互動、共同學習等社會化的養育過程,對於一個人日後的人格養成、思考模式、情緒管理、應對進退都會產生負面性的影響。而且如果「被剝奪正常發展」的時間越早,對於腦部「不良發展」的烙印便會更深,要調整改善的時間與精力便要更大!
所以女孩的原生家庭,不妨可以鼓勵女孩去進行人格、身心狀況、人際互動方面進行精神心理專業評估,以迎接日後還很長期的璀璨人生。另一方面,由媒體聽到母親所提出的諸多「將女兒搞失蹤」的理由以及日常生活的度過,邏輯思維都有值得進一步探索釐清的必要;女兒也都認為媽媽所有作為都是正常合理。
因為母女關係是一輩子的,我們希望大家都身心健康,以避免臨床上「病態性互相依賴」的狀況循環性的發生,不利於親友的情緒與互動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