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3(2024)年四月門診休診日期公告  ◆113(2024) 三月份門診時間公告  
【2021年07月28日 城市學”疫情下一窩蜂!瘋狂捐贈的「利他行為」是善心還是自私?”】
疫情下一窩蜂!瘋狂捐贈的「利他行為」是善心還是自私?

2021年7月28日【作者:郭一】

捐贈本於善意,但若造成他人困擾,則會失去意義。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器材、日常用品、各類食物的捐贈消息層出不窮,卻造成受贈單位的困擾,人們一窩蜂的捐贈,卻變成一窩「瘋」。《城市學》揭露醫務社工不分晝夜處理捐贈物資,導致身心俱疲的窘境,但各方捐贈行為從未止歇,醫務社工有苦說不出。

究竟如此從眾的捐贈行為起因為何?《城市學》梳理經濟、心理與認知科學的角度,闡述「疫情之下的一窩蜂」,並從心理醫師的說明,解釋大眾在捐贈前後的思考模式,藉此探索發揮最大效益的捐贈模式。

一窩蜂的捐贈,奠基為了做好事的「利他主義」
「一窩蜂」是指人們對於某項事物的關注程度突然大幅提升,若透過媒體、網路等媒介傳輸資訊,一窩蜂的現象將會變成流行指標。

疫情期間的捐贈就成了一種一窩蜂的行為,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身心科診所院長楊聰財以「利他主義」解釋,他說明利他主義的基本概念,不一定追求任何目的,單純執行有益他人的事情,因為人類就是一個善用「利他」達到最大利益化,並從中創造生存優勢的生物。

楊聰財提到,利他如同「人性本善」的概念,是人們的潛意識,已有研究指出人類有「利他基因」,「看見別人做好事,其他人要不落人後。」

此外,腦科學指出腦內有「模仿神經元」,藉以解讀「近朱者赤」的道理,因此,捐贈本身就是一個出自善意的動作,人們相互學習的動機更為強烈。

捐贈反成自私?楊聰財:必須建立在有效的「利他」
然而,凡事過猶不及,過度的善意是否可能劣化為無謂的惡意?大眾在此次新冠肺炎的大量捐贈行為,卻是某種程度的「追逐流行」。在醫院處理捐贈物資的醫務社工們強調,五月疫情大爆發以來,呈現「百倍爆量」,且醫院的政策規定避免拒絕民間愛心,無法事先過濾,醫務社工們忙得不可開交。

經濟學家James Andreoni在1989年提出一個解釋人們為何向慈善機構捐款的模型,根據Andreoni的推論,人們某些時候的捐贈行為並非全心全意為了改善他人的福祉,反而是自私的心理動機驅使行善,Andreoni舉例,人們在大街上看到無家可歸的人會慷慨解囊,就是因為捐獻行為人們感覺良好。

楊聰財則提到,雖然利他主義本於善意,但必須建立在「有效」的利他。他說,許多民眾在疫情期間捐贈便當、口罩,牽動他人情緒,單純覺得「我也要捐」,或是有人為了上鏡頭、接受媒體採訪,以博得好名聲,反而顯得沽名釣譽,就不是理想的利他主義了。

因此,楊聰財強調,缺乏效率或無法適當組織、整合,利他主義將無法發揮作用,「就像經營企業一樣,創造利益仰賴有效率的管理;反之,則會造成各種成本負擔。」他舉例,近年來天災人禍不斷,諸如慈濟等民間團體有效組織善款與物資,讓捐贈發揮最大效益,這就是「有效」的利他。

「瘋」靡捐贈前,先詢問「你們需要什麼」
一窩蜂捐贈的行為「瘋」靡全台,善心變成「盲從」,過去就有學者認為,過度的同情與同理,可能讓世界變得更糟。

根據美國《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製作的影片,耶魯大學心理學與認知科學教授Paul Bloom直言,許多「道德衝動」導致糟糕的行為,例如美國參與伊拉克戰爭、殲滅伊斯蘭國組織ISIS等,都是對戰爭受害者的移情心理,「是我們的移情和自私放大這種同情和同理,卻沒有考慮戰爭導致多少人喪生。」

楊聰財雖未完全認同Bloom的善心會讓世界更糟,但他也認為同情和同理應該帶點理智,先判斷當下要做的事情會造福哪些對象,才能避免盲從,「比如說,捐贈物資之前,可以先詢問『你們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我要給你什麼』。」多方思考就能減少捐贈物資浪費或喪失美意。

凡事深思熟慮,才能領略事情的箇中意義,一窩蜂的捐贈行為變成流行並非壞事,但若過程失序,終將失去意義,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捐贈的物資散落一地或不得已丟棄,只要事前多一個詢問或確認,就能多一分同理與善意,讓疫情期間的捐贈行為,著實綻放利他的光芒。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