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預期性焦慮」大爆發,怎麼緩解?
2022年06月02日
疫情下心理壓力大,身心健康專家魏兆玟老師指出,因為擔憂、害怕感染而出現「預期性焦慮」、期待獲得心理支持的民眾愈來愈多,尋求臨床專業醫療協助比例也相對增加。
身心科楊聰財醫師表示,根據生命線統計,疫情第一週有效接聽來電數,與去年相比較,平均高達1.5倍至2倍。推估目前有為數不少的人有焦慮、不安等情況,加上重症患者會致死亡,導致可能會出現類似急性壓力障礙的症狀。
比如對相關訊息很敏感、焦慮,做夢時可能會夢到自己得病,或是不時懷疑自己是確診者,甚至有負面的情緒、解離等等,也會想避而不談、避而不看的狀況。
預期性焦慮可能屬於廣泛性焦慮的一種。
患者常常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或不幸的事情,出現持續性的恐懼感,甚至胡思亂想,即使想控制這些念頭卻不易成功。
會出現坐立不安、呼吸急促、肌肉緊繃、心悸,甚至發抖等預期性的焦慮症狀。
楊聰財醫師建議可以透過網路上的「心情溫度計」,自我檢測及評估,藉此了解自己的精神情緒狀態。
楊聰財醫師以近日就診的患者為例。有患者會穿防護衣、戴護目鏡,不時用隨身攜帶的酒精朝各類物品噴灑。這類型的患者十分敏感,可以用「驚弓之鳥」來形容。
另一位年約40歲,罹患高血壓需定期服用降血壓藥物的王先生,因為疫情導致院內感染情況接連爆發,害怕回診就醫。
陪同家人發現,就診時,他的心跳會加快,腳不斷發抖,甚至會感到胸悶、吸不到氣,盡速回到家後才慢慢地恢復正常。經過檢查,發現這位王先生患有預期性焦慮症狀,並合併一些自律神經失調。
有輕微的預期性焦慮症狀,可以降低或改善嗎?
楊聰財醫師表示,針對輕微症狀者,親友的傾聽、陪伴可以降低他的災難性思考。
鼓勵他做「腹式呼吸」。從鼻子吸氣,嘴巴吐氣,放鬆做、慢慢做,每天早、中、晚、及睡前各做20次,一天至少80次。
時時提醒他,不要道聽塗說或相信網路上許多的錯誤訊息或謠言,透過家人朋友的相互支持,應該會有所改善。
有沒有哪一種氣質的人,預期性焦慮會比較明顯?
楊聰財醫師表示,臨床上最常見的預期性焦慮症狀,在行為方式上稱之為AEI (Attention注意、Intention企圖、effort努力 )模式。
舉例來說,失眠的個案,在認知上,知道睡眠時間應該達六到八小時,就產生要改變自己睡眠狀況的企圖心,這努力行為,比如說告訴自己不要胡思亂想。然而,這些企圖心跟努力反而會提高注意力,擔心做不到就會失眠。
這種預期性的焦慮感反而讓患者更不易入眠,導致睡覺前一看到床就會想起來說,哎呀,沒有辦法睡六到八小時!然後就會愈來愈焦慮不安,如此惡性循環,造成整個晚上失眠,影響隔天上班、上課的精神。
善用「三身三式」,緩解預期性焦慮症狀
三身,就是起身、淨身和養身,分別有三個對應的行動或方式。
第一個是起身,就是能迅速離開焦慮的環境,透過洗手、沖臉或冥想(默想)三個動作,將焦慮的情緒轉移到身體,達到緩和情緒的效果。
第二個淨身,透過腹式呼吸、寫心情日記或打掃雜亂環境,讓心理獲得平靜的效果。
第三個養身,掌握能吃能睡能動的原則,讓身心維持平衡和健康。
三身三式。起身的目的是要轉移當下焦慮的注意力;淨身就是一些呼吸或是打掃環境等等,當環境乾淨了,心情或心靈就會比較平靜;最後的養身,就是平常的一些保養方法。
魏兆玟老師提醒,如果預期性焦慮持續惡化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親友要陪同就醫,或是善用周圍親朋好友的幫忙,才能夠真正恢復症狀,恢復美好生活的品質。
研究表明,社會支持可以有效降低焦慮。社會支持包括情感性的(滿足情感需求,如愛、關心)、工具性的(滿足實際需求,如獲得資源),以及資訊性的(心理相關專業人士,以及家人、朋友或教會等支持團體的陪伴)。
醫學研究亦發現,禱告可以幫助人們處理狀況和情緒壓力,增強心理健康。不妨試試看,點選心靈加油站,透過線上沉浸式的禱告體驗,緩解焦慮,領受上帝的平安。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十四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