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少年犯罪率8年增加47% 與精神疾病沒有被重視有關!
2022年09月14日【文: 楊聰財】
聯合報12日、13日陸續就青少年犯罪問題,進行專題報導,呼籲政府社會要重視這個課題;去年聯合報推出「聯合七十許願未來」系列專題,邀請七十位在台灣社會角落耕耘的實踐家許下心願,希望透過共同倡議的方式,喚起社會關注;今邁入七十一周年,共同倡議關懷更生兒少,發起公益捐款行動,邀請讀者一起關懷。聯合報也立志,將秉持社會關懷精神,持續追蹤報導五年,嘗試拋磚引玉,讓更多許願人的心願完成,達到社會共好。這樣有良心正義感的媒體,真是值得接受尊敬以及推廣介紹給別人閱讀!
警政署統計,去年查獲青少年(十二歲以上至未滿廿四歲)嫌疑犯四點二萬人,涉詐欺占比百分之廿四最多;聯合報彙整數據發現,2014年涉詐欺青少年嫌疑犯僅三七八一人,去年暴增為一萬零十六人,首度破萬人創歷史新高。此外,去年疫情蔓延導致社會活動減少,詐欺嫌犯人數卻不減反增,較前年微幅增加八五七人,顯示詐騙集團不受疫情影響,持續透過網路吸收少年。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所教授鄭瑞隆指出,少年多半為詐欺車手,騎車去提款機領錢,「用最快速度將受騙者匯入的錢提領出來,經過漂白、洗錢或匯至國外,最後轉到主謀的帳戶。」也有一些少年打電話假裝求救,騙取金錢。
韓劇《少年法庭》 中,複雜案件讓法官傷透腦筋,台灣的少年法庭又面臨什麼挑戰?多位專門處理少年案件的法官憂心指出,近年愈來愈多少年遭詐騙集團利誘,作為人頭帳戶或提領贓款車手,使用「咖啡包」等新興毒品、造成「精神作用物質使用障礙」也增加,兩者都是警訊。法官直言,「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之後,少年法庭不再擁有強制力,去處置逃學或逃家的偏差少年;加上社群軟體風行、新興毒品成分難以檢驗,造成問題少年肆意遊走在犯罪環境,犯罪率當然增加。
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庭長蔡坤湖表示,少年案件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影響,法官的每次決定,可能成為孩子一生的「烙印」。蔡坤湖說,對於少年案件,司法介入以最小為原則。他發現,進入少年法庭的少年,「有情緒問題」的比率很高,包括「過動、學習障礙」等。在少年保護法庭裡,開庭跟處理成年人刑案不同,會採取比較像聊天的方式,座位的安排也有特殊設計,甚至建議律師不穿法袍。
雲林地院主任調查保護官謝嘉仁指出,部分青少年的成長過程扭曲或有天生「器質性腦傷」,導致過動及人格或精神違常特質;這類少年占百分之五到十,一旦與父母及同學相處不融洽,可能往校外發展遭幫派吸收。收容觸法少年的屏東亞當學園主任黃英信發現許多個案易過動、衝動與注意力不足,學校老師缺乏教導他們的專業能力;過動少年遭忽略,無法培養正向人際關係而走偏,「三分之一院生有此問題,衝動時拿椅子砸玻璃,非常棘手。」
以上所述,都可以發現到其實青少年犯罪與他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關聯:注意力缺損過動症、間歇暴怒障礙症(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智能邊緣者、腦傷、自幼年便品行障礙、反社會的個性氣質等。所以比者呼籲:對於這些犯罪的青少年,特別是違反法律2次以上,應該進行適度的「精神狀態評估」,有精神醫療團隊,包括精神科專科醫師、心理師、護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從不同面向去評估犯罪青少年的身心狀況是否有障礙,如果有障礙,嚴重到什麼程度,可以接受如何的治療可以獲得改善。也就是政府相關部門應以「病患」的概念去面對接受和處置:除了接受該有的「罪刑相當」法律制裁外,病犯更應該接受包括藥物、心理治療、團體環境治療、家庭治療等精神專業介入,兼顧生理、心理、環境三大面向,以「預防再犯」的態度和決心,讓青少年有洗面革新的機會!
青少年沉淪犯罪,最終是要全民買單的。如果政府部門長官們腦袋清楚,也懂得尊重跨領域的精神醫療專業,那就請儘快地將相關的作業流程與配套措施建立好標準作業程序,並且在行政院成立跨部會的「降低青少年犯罪」工作小組,讓大家可以經過溝通討論,取得共識,踏實的網網相連,確實推動好社會安全網,不要有破口發生,才能有效的控制與降低青少年犯罪。
因為犯罪是會在台灣各角落都可能發生,現在正逢值幾合一大選,請每位聰明的選民,看清楚誰或哪個政黨可以端出可行的牛肉政策,包括對於罪無可赦,再三犯下殺人、販毒的超過20歲的青少年(目前腦科學的新定義:青春期是自10歲開始,24歲結束),果斷的執行死刑,我們就推選他們出來執政,並且持續嚴格的監督他們確實有兌現政見,讓社會重回安詳和諧的氛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