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養老可行嗎?】
2022年09月30日【文: 楊聰財】
紀錄片《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方格子)
5月1日媒體報導「台灣24對北部夫妻籌1.5億,買下8000㎡荒地,自建一個村落「抱團養老」,取名「桃花源」,引人注目與討論。在面對退休之後生活的時候,很多人難以選擇,養老院始終不是最好的歸宿,而在現今社會,大多數都是一個小孩的家庭,當一個人老了,他孩子的壓力正是最大的時候,依靠子女顯然也不現實。那麼,有沒有一種更好的選擇方式呢?本人是台灣老人精神科專科醫師、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想藉此文提出觀察心得與建議。
抱團養老,其實就是一群人生活在一起,遇到了困難大家一起解決,一起幫忙。這對於特別是單身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是最好的選擇,這樣不但減輕了兒女的負擔。也可以認識一群同齡人,大家有說有笑,一起相互幫忙,相互關心這多麼好,多幸福的事情。1985至1992年熱播的美國影集《黃金女郎》,劇中4位年齡超過50歲的女性銀髮族,共同居住於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一棟大房子,其實就是電視版「抱團養老」的經典模式。「抱團養老」概念起源於1970年代的丹麥,爾後推廣至瑞士、荷蘭,在歐美各地廣為流行。
在歐美國家行之有年,已趨於成熟的「抱團養老」,引進兩岸後頗受關注,也令兩岸銀髮族憧憬嚮往。在台灣,「抱團養老」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例子,莫過於紀錄片《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2014年8月,遠見出版集團推出年度特刊主題「養得起的未來」,搭配拍攝的這部微電影,內容描繪荒野保護協會的創辦人、牙醫師李偉文偕同12位朋友,相約在台南找一塊地「蝸居」,準備合蓋一棟小坪數的「老人公寓」;影片po上網後不到3年,點閱率已逾150萬人次。50歲時李偉文與年齡相近的朋友共組一個「夏瓣生俱樂部」,諧音為「下半生」。目前成員已有6、70人,共同期望為中年以後的生活,能夠像夏天的花朵一樣燦爛。李偉文憶起,2012年底與友人至台南旅行時,首度萌生「退休後一起搬到這裡來住吧!」的念頭;隔沒幾天、機緣隨即到來。
2013年初10來位朋友群起響應,共同買下台南巷弄裡的一塊地,開始構築「蝸居」夢。「當地的朋友幫忙物色到一塊地。價格很合適,只考慮了一兩個星期,十來個家庭,每戶人大概各投了一百多不到兩百萬新台幣,買了地, 做好了房子的設計。」李偉文表示,一些因素雖讓「蝸居」計畫暫緩至今,但「12個人計畫住一起,死了也要葬在一起」。
「因為有大家,我不害怕年紀變老,甚至很期待老年的到來……」,引用「蝸居」計畫老友之一、曾是資深媒體記者的林國香所言,李偉文強調, 若能與許多有共同生命經歷或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居住在左鄰右舍,應是最幸福之事。這也是「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遠親不如近鄰」的真諦所在。
不過近幾年在中國大陸陸續傳出「抱團養老」的失敗案例,「相聚易, 相處難」,如何與傳統養老模式適度交融,也是一大課題。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學者殷駿認為,「未來一段時期內, 家庭、社區、機構三種模式仍然才是符合華人的主流養老模式。」在他眼中,「抱團養老」的理念看似美好,但無法掩蓋眾多客觀現實的問題, 「比如生活費用如何平攤?」「抱團」成員彼此間經濟能力、價值觀的差異,經常釀成「散夥」的結局。「抱團養老」並非短期旅遊、聯誼活動,光靠往昔朋友、同學、袍澤之情,恐難長久支撐;唯有簽署公約、釐清責任義務,才可能和諧、有序地共同生活。
不容諱言,兩岸社會、家庭乃自個人,共同面臨著日益嚴重的養老壓力,無論中國大陸或台灣,養老資源均屬供不應求,也讓兩岸銀髮族對「抱團養老」躍躍欲試。「抱團養老」模式對於「地利」、「人和」等方面的門檻,以及生活、醫療、交通等相關配套,實有值得家庭、社區或機構養老引為參考,取長補短之處。「相識容易相處難」、「門當戶對」也是要很慎重考慮的事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