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時 要有所依靠嗎?
2022年10月01日【文: 楊聰財】
Netflix推出的臺灣原創影集《媽,別鬧了!》(英語:mom Don't Do That!)(netflix)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許多人對愛情的期待。近年來,隨著兩岸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中老年人的婚姻需求也逐漸昇高,值得社會重視。據中國大陸相關部門估計,目前有婚戀需求的中老年人口在5000萬以上;而在台灣,中高齡長者的婚戀需求也相當高。本文作者想由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探索這個你我在老化中都可能會面臨的課題。
《媽,別鬧了!》(英語:Mom, Don’t Do That!)是一部由Netflix推出的臺灣原創影集,7月15日於Netflix全集上線。面對中年喪偶,某些人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花費大量時間與心力走出喪偶陰霾。但《媽,別鬧了》中的王玫玫展現了不一樣的面貌。年過六十的王玫玫,在經歷了中年喪偶後,非但沒有沈浸在丈夫離世的悲痛中,反而決定勇敢追愛,尋找下一個Mr. right。許多人可能以為喪偶後選擇獨自一人是常態,然而中老年人其實仍需要擁有依附對象與親密關係,所以一部分的人會選擇再婚,重新進入婚姻關係中。王玫玫有段令人玩味的名言:「女人的婚姻就是事業,離婚就當作資遣,老公掛了就當公司倒閉,沒有人可以阻止我中年就業!」可以感受到她要尋求伴侶的炙熱意念!
多數中老年再找伴侶的動機通常離不開兩大項:
第一為心理層面的需求。在情感上感到孤單,習慣身旁有人作伴,或認為在婚姻關係中較能得到安全感等;
第二則是實務層面的需求。再婚後兩個人在生活上可以彼此照應,在家務處理或經濟資源上可以有人共同分擔。中老年再婚看似好處多多,不僅可以重新找到能依附的親密對象,生活中的日常瑣事也有人互相照應。然而,當中有許多延伸議題值得討論。
第三是人到老後會想到死亡問題,孤獨終老是人最可怕的一種狀況,更可怕的是離世時周邊沒有人。著名的作家張愛玲在美國去世了好幾天才被人發現,讓人不禁唏噓如此才女的悲慘結局。如日本,許多老齡化國家,老人在走後不為人所知的情況也不少。
所以到了中老年狀態,「老伴」的情感是子女不可能替代的,所以伴侶就是夥伴,相互取暖,也多一份理解和照應。
據實務觀察,百分之八九十的中老年人在離異或者喪偶後都是選擇「可以有伴、但是不要再婚」。原因大概分以下幾類:
第一:到了這個年齡,好不容易想明白啦,後半生要想開些,瀟瀟灑灑地活,不想委屈,也不想做改變自己生活狀態,畢竟與人相處難免要產生摩擦,還要磨合,帶來煩惱無限,與其如此還不如單著好。
第二:跟財產和子女有關係,兩個新的家庭結合勢必要面臨這樣的問題,這樣無意之中又產生了疊加的複雜性,再婚本來感情基礎就薄弱些,即便情感基礎不錯,也會因為有些不可調和的矛盾將這點感情消耗殆盡。
第三:關乎於健康,中年後時期還好,到了七八十歲,到底是你照顧我還是我照顧你?恐怕雙方都很難。
第四:許多女性朋友好不容易脫離了原來的家庭生活瑣事狀況,進入人生第二次幸福狀況,擔心進入新的婚姻中,再次成為「免費保姆」。
中老年找伴、再婚、或者是獨居,各有利弊,人不同時期也有不同需求;婚姻不是必然的,有足夠的錢也不必然解決你終老的問題,一切都看你怎麼想,和怎麼決定了,說一千道一萬,說到底這是一個選擇問題。你選擇了一種生活,在享受其美好一面的同時,也要承擔起可能不利的一面。筆者最後想用現代大師級作家席慕蓉的《無怨的青春》,與所有在感情路上尋尋覓覓的男男女女共勉: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妳)愛上了一個人,請你(妳),請你(妳)一定要溫柔地對待她(他)。
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麼,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瑕的美麗。
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聲再見,也要在心裏存著感謝,感謝他給了你一份記憶。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
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