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話連篇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多重人格障礙 電影致命ID《24個比利》
2022年10月03日【文: 楊聰財】
作家丹尼爾·凱斯著暢銷小說《24個比利》(蝦皮)
今年9月台灣某媒體報導:一名自稱罹患「多重人格障礙症」的人妻,表示體內有甲和乙個不同人格,丈夫默許她的乙人格擁有感情自由。人妻因此透過交友軟體結識一名A男,對方也知悉人妻擁有雙重人格;竟不顧其中甲人格的意願硬上,但是乙人格隨後又可轉換身分,與A男進行魚水之歡。女子自認甲人格被性侵報案後,台北地檢署將A男依強制性交罪起訴,由於被害人沒有任何就醫紀錄,也未做過精神鑑定,起訴A男在醫界及法界引起高度關注:支持起訴的法界人士認為,被告未尊重身體自主權,性侵是事實;醫界人士則主張,要鑑定多重人格障礙比思覺失調症的難度還要高,未經鑑定就起訴並不妥適。
「多重人格障礙症」是一個通俗的舊名稱,目前在美國精神疾病與診斷手冊最新版(第五版,簡稱DSM-5)是被稱為「解離性身分障礙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屬於一種罕見的解離症。其特徵是解離性失憶(dissociative amnesia)和身份認同轉變(identity alteration),患者出現兩個以上明顯不同的身份或人格部份,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不同的人」。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多重人格障礙症)之所以會被高度矚目,在於有以下的原因:
1、幾乎都涉及犯罪,而且案情曲折離奇。例如暢銷小說《24個比利》(英語: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是擁有心理學背景的作家丹尼爾·凱斯於1981年出版的一本描述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患者比利·密里根(Billy Milligan)的真人真事的傳記式小說。男主角涉及連續強暴和搶劫案而遭美國俄亥俄州警方逮捕命案,卻堅稱不是他的主人格所犯的罪。後來他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發現他患有多重人格。包含原本的比利,共有24個人格在他體內。最後他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家共同宣示證明下,獲判無罪,但是要接受強制式治療,避免再犯。
2、要確立診斷的難度高,時常會引起爭議。解離性身分障礙的鑑定十分複雜,比鑑定思覺失調症還要困難,必須由精神科專科醫師組成團隊,接受醫學團隊搜集資料及觀察,包括醫師進行專業會談;臨床心理師進行人格測驗、壓力因應、思考模式、情緒管理等評估;社工師會談受試者親友、同學、老師、同事、長官等人,以搜集瞭解受測者的成長過程,並且確實是否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真的呈現完全不同的人格特質;護理師也可能因為要安排受試者住院,進行24小時3班不同護理人員的臨床觀察噢評估;並且為了排除有腦部受傷或者使用毒品引起的特殊身心反應,抽血、驗尿、照X光、腦部核磁共振造影等檢查都是要列入考慮進行的項目。所以要確立診斷,在國際間報導常常要進行至少
半年到1年以上。
在精神病理學上,「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的成因多有爭議。有理論認為「解離性身分障礙症」與童年創傷相關,因為此時正是人格的形成階段。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來說,或許是必要的。國際上的新知為7歲以前(黃金6年)/學齡前有衝擊過大或重複發生的身體虐待、情緒虐待,以及強大的壓力事件,甚至源自從嬰兒開始的「混亂型依附行為」(Disorganized Attachment)。研究顯示,逾 90% 解離性身分疾患患者童年時曾遭遇肢體虐待及/或性侵犯,而現時的實證研究證據也傾向認為解離性身分疾患是一個跨文化的創傷心理障礙。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的治療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治療人員主要是在「解離性身分障礙症」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內在人格,通常為「內在自助者」(英語:Inner Self Helper,ISH),讓其成為核心人格,且讓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從而逐步削減內在人格後整合為一。但即使治療改善,由於患者受暗示性很高,也可能因外在壓力,造成人格再次解離。
所以看到此媒體報導檢察官在沒有啟動精神鑑定、確定診斷下問訊,還詢問這位女士現在是甲或者是乙哪個人格出現在調查庭,真的是會讓我這位從事精神醫療30多年的專科醫師大開眼界,因為所謂「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garbage out) ,全部的對話很可能都是「鬼話連篇」,見諸於公眾,豈不是貽笑大方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