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前「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醫:做到4件事照顧心理健康!
2024年01月10日 【潮健康】
今年1月13日(六)適逢正副總統、立委與政黨「三合一」選舉,若過度擔憂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落選,可能要注意壓力與焦慮感「爆棚」的前兆?楊聰才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曾受訪表示,此前診間確實有一名「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患者,因選舉之故而使其病情惡化。
瘋選舉恐使精神疾病惡化? 他妄想症發作氣到「失眠1個月」
楊聰財醫師分享,該名50歲男性因過於投入選舉而忘記按時服藥,導致症狀嚴重惡化;而其支持的候選人落選,更是讓他的病情急轉直下。「患者甚至對政治人物操控選情、作票等陰謀論深信不疑,在極度憤怒與失望的情緒下,他更聲稱想替支持的候選人『討回公道』。」
楊聰財醫師表示,患者最後因嚴重的妄想症被家屬帶來就醫;表示其憤怒到「失眠將近1個月」。因此,當務之急是解決其睡眠問題、並緩解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調的現象。經處方治療、患者病情獲得初步好轉後,再安排採取心理治療,協助其了解自己的疾病。「要讓患者知道,選舉只是一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次落選下次再來就好!」
選舉症候群的徵兆有哪些? 精神科名醫教4招幫助減壓
楊聰財醫師解釋,選舉症候群非正式疾病名稱;不過,臨床上確實觀察到,選舉前選民或候選人容易因關注選情,出現焦慮、失眠、情緒不穩等狀況。「就像是學生們考試沒考到理想的學校或科系,支持的政黨或候選人落選也可能導致過多的壓力在一夕間爆發!」
楊聰財醫師進一步指出,臨床上的焦慮症如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畏懼症與「選舉症候群」有程度上的不同。選舉症候群的表徵與「壓力適應障礙症(Adjustment Disorder)」較類似,症狀通常會隨著壓力解除(如選舉結束時)而逐漸緩解。
提醒民眾,大選後民眾若出現失落感、壓力障礙,因選舉結果而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甚至出現與憂鬱症的相關症狀,務必前往精神科或採取心理諮商,避免影響日常生活。另外,民眾於大選期間,可以把握以下4大原則,幫助緩解焦慮與緊張的情緒:
1. 能吃:三餐定時定量、多喝水幫助代謝,均衡補充營養維持身體的基本運作,生理狀況顧好也能幫助心理健康。
2. 能動: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可參考「333原則」(1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自行車、打球等皆為可行措施,並以微喘、有出汗為原則。
3. 能睡:不少人為了追選舉,不眠不休地上網看新聞、追時事,容易影響睡眠、打亂作息。楊聰財醫師提醒,人體的黃金睡眠期是晚上11點到早上6點,民眾應避免瘋選舉而干擾正常的睡眠時間。
4. 能笑。每天讓自己笑出聲5分鐘以上,也可以試著練習展露笑容。做法是在鏡子前含著鉛筆,試著讓嘴巴呈現U字型至少15分鐘,有助於大腦分泌「腦內啡」,使心情變得愉悅。另外,適當找親友聊天、唱歌抒發情緒、參與社交活動也有助於發自內心笑出聲。
上班+選舉讓壓力無處宣洩? 心理師:下班回家別再繼續坐著!
如果平時就因為上班、上學等事件累積壓力,建議養成固定減壓的習慣,避免於選舉前夕一次爆發。為此,林仁廷心理師此前接受專訪指出,民眾平時可透過以下「5種放鬆妙招」,以多面向的方式調適心情:
1. 生理放鬆:很多人靠暴飲暴食抒解壓力,其實對身體很不健康。與其毫無節制地亂吃,不如自己親手學習製作料理,精進自己的廚藝;如果嫌麻煩,也能叫外送支持餐飲業者,但飲食份量需要特別節制。
2. 心理放鬆:不用強迫自己在閒暇時刻學習新知識,在整理房間、打掃家裡時,都可以好好沉澱心靈,或乾脆什麼都不做,讓自己遠離外界的喧囂、達到穩定情緒的效果。
3. 身體放鬆:飯後、洗澡前可簡單做運動,若不愛運動也得保持「活動」,例如與家人玩牌、玩益智遊戲;工作累了就起來做做伸展操。如果不喜歡出門運動,近年很夯的「健身環」也可以嘗試,因為新事物能產生新鮮感,放鬆的效果也就越好。
4. 空間放鬆:如果平日下班直接回家、假日也只是待在家追劇打電動,不免會產生疲倦感。因此可以多出門與朋友相聚,或前往空間開闊處,例如親近大自然就是很好的療癒方法。
5. 人際放鬆:與家人關係太過靠近可能會產生衝突,可以選擇跟許久未見面的朋友聯絡。選擇自己最舒服的社交方式和朋友互動,不失為一種放鬆的好辦法。
最後,楊聰財醫師也呼籲民眾,平時可練習「腹式呼吸」,早、中、晚、睡前各做20次,或是睡前撰寫感恩日記,使「快樂荷爾蒙」血清素分泌,有助於改善心情,更能減少作惡夢的頻率。最後,民眾無論於選前或選後,出現難以解釋的緊張、焦慮甚至憂鬱感,建議盡速至精神科就診釐清症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