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3年十月門診時間異動  
【2024年01月25日 楊聰財的部落格 ”從艾利克森的生命週期解讀「2023年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 之一 不想生孩子的主要是女性”】
從艾利克森的生命週期解讀「2023年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 之一 不想生孩子的主要是女性

2024年01月25日【楊聰財專欄】

台灣性教育學會與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聯合舉辦的【2023年十大性與情感新聞事件】於2024年1月23日公布,有一則是【2023年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56%未婚族想結婚生子】。本人身為台灣性教育學會常務理事、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專業社會心理學,有強烈的企圖心,想就此調查結果進行判讀,也希望從一個完整的人生角度,提出本人的批判與建言。

#調查結果重點摘要
「2023年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結果報告是今周刊在2023年3月30日所公布

一-調查發現,搶救少子化20年間,事實上,已婚女性生育水準維持在一定水平,甚至不降反升,關鍵在進入婚姻的人愈來愈少,造成生育率逐年下滑。據內政部2021年統計,25歲到44歲適婚人口中,未婚率已達49.36%。

二-未婚族究竟在想什麼?根據調查,台灣未婚族56.2%想結婚,43.8%沒有結婚意願。不想結婚的理由,扣除「沒有要生小孩,不需要結婚」占多數,男性38.75%擔心婚後經濟狀況;女性則有44.86%不想改變現在的生活,29.19%不想面對伴侶家人帶來的壓力。

三-生育意願,未婚男性61.22%想生小孩,遠高於女性42.98%。不想生育的原因,則有高達76.9%「擔心經濟無法負荷」。

四-針對現行政府生育獎勵、育兒津貼、托育補助、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幼兒園學費減免、私幼補助等政策,扣除原本就想生育者,調查發現,70%受訪者對上述催生政策都無感。

五-針對政府怎麼做,可以提高生育意願?效果最佳的分別是「加發放每月定額育兒金,直到孩子18歲」占48.4%,「每年給家長30天親職假,可彈性以小時為單位請假」占35.9%,「增設價格合理、有品質保障的公托」35.9%。

#針對「2023年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專家看法
一-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鄭雁馨的分析觀點如下:

1、未婚族群持續成長,是存在很久的問題,不只台灣,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生育率低,都是因20歲到49歲適婚年齡民眾,愈來愈高比例未婚,這些人經歷了什麼,很值得研究。

2、政府的「台灣家庭與生育力調查」在2016年就停止,在那之後,很難得知未婚族的結婚和生育意願。若以當年數據來看,20到49歲徹底不想結婚的男性只占6.6%,女性16%,想結婚者超過一半,因此未婚的人不等同「不婚族」,應去理解他們成家過程遇到什麼困難。

3、「低生育率在台灣,歸根究柢是性別問題。」鄭雁馨分析,台灣家戶內相對傳統的性別環境,讓女性在決定是否結婚生子時,需考量的因素太多,往往須放棄過去20、30年的專業和努力,回家為孩子奉獻,這種觀念未轉換,很難讓更多女性願意進入婚姻、生兒育女。【註明:我最不敢苟同便是此點!】

4、「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台灣應有更好的職家平衡和成家支持政策,如何結合各部會、產業,打造全面支撐年輕男女成家育兒的環境,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二-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

台灣性教育學會常務監事,高松景的評論如下:

1、政府搶救少子化20年政策為何失靈呢?因為政策重心只放在減輕育兒家庭經濟負擔,卻缺乏對未婚族群的關注是關鍵因素。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大家應正視少子化背後社會文化的差異:歐洲的文化可以「婚育脫鉤」,結婚與生育間沒有必然因果關係,但台灣文化則是「婚育包裹」, 也就是要結婚才會有生育。

2、我們應規劃分階段系統性的婚育政策,針對「戀愛→結婚→生育」三階段的社會文化,找到每個環節的「關鍵切入點」,才能有效提高結婚與生育意願,

3、這些關鍵切入點剖析如下:

A、推動「愛情學」讓談戀愛不再是難事
「想愛很難」是當前「愛無能世代」普遍的心聲,愛情是一種高度的心靈活動,是人性最後的奧秘,是一生最浪漫的修煉。愛是需要學習的,透過在大學及職場推廣愛情學可以有效提升年輕人談戀愛所需要的知識、態度與能力。

B、打造交友約會活動與場所並支援結婚相關措施
年輕世代不是不願意生育,也不是不願意結婚,而是要如何找到適合對象結婚的問題。政府可更積極地舉辦多樣且具創意的交友約會活動,配合結婚基金及結婚優先分配公共住宅等政策。

C、打造友善育兒職場讓催生更有感
調查發現民眾對目前政府所訂的生育獎勵、育兒津貼與托育補助等政策是無感的,而真正能提高民眾生育意願的政策是更友善的育兒職場,例如「每年給家長30天親職假,可彈性以小時為單位請假及彈性上班」等。

#本篇文章重點摘要
1、台灣的少子化已經是一個嚴肅的國安問題

2、台灣目前的政府政策顯然是失靈無效的

3、台灣將婚姻與生育是綁在一起的看待,應該效法歐美國家的制度,接受同居者所生的孩子可以多被祝福,提供應該有的名分、福利、被同理尊重

4、不想生孩子的主要是女性,所以少子化的悲劇,女生必須要負責任買單,不要外歸因!為什麼呢?我將在【從艾利克森的生命週期解讀「2023年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 之二】接續闡明。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