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3年12月門診異動  ◆113年11月份門診異動  
【2024年02月07日 TVBS新聞網”大掃除「捨不得丟」不是念舊而是病! 全台恐138萬人罹患儲物症”】
大掃除「捨不得丟」不是念舊而是病! 全台恐138萬人罹患儲物症

2024年02月07日【記者 劉彥萱 / 攝影 黃冠瑋 報導】

愛物惜物是美德,但如果你什麼都捨不得丟,把家裡堆的滿滿滿,恐怕不是念舊行為,而是罹患儲物症。美國精神醫學會在2013年,就正式將儲物症列為獨立的精神疾病診斷,推估盛行率是全球人口的2%到6%,而我國恐約46萬到138萬人罹患儲物症。

儲物症患者家屬陳怡萩:「這個是我們家,目前囤積的狀況,這個只是我,就是站在門口,然後從客廳拍進去的一角。」

東西捨不得丟,雜物堆滿屋內,就連行走都要跨越,層層障礙,陳怡萩的母親罹患儲物症,住家客廳、房間,物品堆積如山,就像資源回收場,從地板一直堆到半牆高,十分驚人。

儲物症患者家屬陳怡萩:「會高到直接這個房間,天花板的高度,就是離天花板只剩下,不到二十公分,或三十公分的距離,然後是我們家所有的走道,都只剩下就是一條路可以走,那我發現她最喜歡留的就是,紙盒然後布丁杯,或者是各種空瓶子,有一些我真的是無法歸納,例如說我們家甚至有輪胎。」

30坪的住家,幾乎全部都被物品給佔據,看似念舊的行為,卻造成生活不便,甚至影響到健康與家庭關係。

囤積症患者家屬陳怡萩:「那因為他們都抽菸的關係,我們家那些東西的物品上面,全部都沾著那個菸味,我覺得那個菸味,是會一直殘留在物品上的,它就會成為所謂的三手菸,我有跟她說,就是請她讓我保有最後,我自己的空間,因為已經重複好幾次這樣的情況,每一次都是她填滿,我又得再把它們搬出來,或者是她又得再把它們搬出來,然後她又再把它填滿,最後使出的大絕招是,直接換門鎖,我把我的浴室跟我的房間都鎖起來,然後鑰匙我直接帶走,就是因為我還是會希望,可以回到那個我的家。」

儲物症的患者,居住環境大多凌亂擁擠,無法正常使用房子,有強烈想要保留物品的慾望,不管東西有沒有價值,而且總會認為,物品是特別的,未來有一天一定會用到。

記者劉彥萱:「很多人都捨不得,把東西丟掉,分不清什麼是用品,什麼是垃圾,小心得了儲物症但其實儲物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是各年齡層都可能遇到的問題。」

儲物症的患者有68%的人,初次發作集中在20歲之前,2%到5%是成年後,但病程是慢性的,會隨著年紀增長,持續惡化,好發族群在五十五歲以上,又以女性占多數,美國精神醫學會在2013年,就正式將儲物症,列為獨立的精神疾病診斷,推估盛行率是,全球人口的2%到6%,若以全台2300萬人來計算,國內就有約46萬到138萬人,罹患儲物症。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囤積症是一個,新興的疾病診斷,它被列為跟強迫症及相關障礙,是歸在一類的,個案會不由自主地一直在,收集各式各樣的物品,中年以上的人會比較常見。」

收納服務公司創辦人鄭博元:「他的人生在哪邊,遇到重大的挫折,有關聯的物品就會,可能會買比較多東西這樣,可能如果他小時候的,經濟條件不是這麼好,那他可能會害怕說,未來他可能有些東西,會不容易去擁有,所以在很多折扣的一個期間,他就會大量去囤物之類的,那有的可能先生離婚,就是或者是有小三,他可能對自己沒自信,所以他就會囤衣物就會特別多,我覺得它就是對應到說,有哪些衝擊,然後他就會用這個物品,去解決它,把這個衝擊給消滅掉的那種感覺,那他就會囤那一類的物品。」

收納服務公司創辦人鄭博元:「所以我們基本上會是詢問說,他哪個物品類別最多,那為什麼他會想買那麼多,然後我們通常會再加一個問題,就是說那,哪些是你實際真正在用的,所以他先去回想說,為什麼他東西很多,然後再去回想說,他當時為什麼要買,然後再去回想說這段時間,他到底用的比例有多少,他如果想通,他就自己會去做一些斷捨離,或取捨的部分。」

捨不得丟,別以為是念舊,儲物症是種強迫行為,也是一種疾病,應該就醫治療,放掉不再需要的東西,將有限空間,留給真正重要的事物。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