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4年 3月門診休診時間  
【2025年02月07日 知新聞”殺人分屍人格曝!醫師剖析「殺戮成癮」原因 3兇嫌冷血奪命肢解下場曝”】
殺人分屍人格曝!醫師剖析「殺戮成癮」原因 3兇嫌冷血奪命肢解下場曝

2025年02月07日【記者:丁牧群】

高雄發生駭人分屍命案,張姓老翁涉嫌殺死友人林姓老婦後肢解,將屍塊丟棄圳溝,另有張男大嫂、左營張姓婦人也遭張男殺害。台灣過去曾發生多件殺人分屍重案,包括機車行老闆陳金火與徒弟廣德強性侵殺害女保險員肢解案、射箭教練陳伯謙要侵犯高姓女子遭拒,在北市華山園區將她殺死分屍。精神科醫師 楊聰財指出,殺人分屍兇手通常是生理異常、心理障礙、環境創傷與道德價值觀錯亂所導致,特徵包括腦部異常、精神病態或反社會人格特質、童年創傷與社會隔離經驗、對暴力或死亡的病態迷戀以及缺乏同理心與道德感。

殺人分屍者通常有反社會、病態人格
楊聰財分析(連續)殺人分屍者,在心理層面,通常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特徵包括缺乏同理心與內疚感、行為衝動、欺騙與操控,對他人痛苦無動於衷,這些人可能從小表現出施虐動物、欺凌同學、蓄意傷害他人的行為,長大後發展成更嚴重的暴力行為。

另外可能有「病態人格」,這種精神病態與反社會人格障礙不同,精神病態者更加狡猾、冷血且擅長操縱他人,他們通常擁有高度智商,但缺乏情感共鳴,不受良心約束,行為冷酷無情,且謹慎策劃犯罪,擅長隱藏真實面目。

此外,有些連續殺人分屍犯的行為源於童年或青春期時發展出的幻想,這些幻想通常伴隨著性興奮,最終轉化為現實行動,例如美國殺人狂泰德·邦迪(Ted Bundy),年輕時便對暴力和性行為產生混合幻想,最終實施殘忍犯罪;「食人魔」傑弗瑞·達莫(Jeffrey Dahmer)在童年時對屍體產生興趣,長大後發展成戀屍癖。

大腦異常導致「殺戮成癮」
楊聰財進一步分析,在生理層面,大腦結構與神經傳導可能影響「前額葉皮質功能異常」,前額葉皮質負責理性思考、情緒調節與衝動控制,但在連續殺人犯身上,往往發現該區域的功能異常或發育不全。

另外,腦部的「杏仁核」過度活躍,會造成對憤怒或仇恨等情緒反應過於強烈,或杏仁核受損,導致無法感知恐懼、同理心下降,甚至對暴力行為缺乏情緒反應。血清素低下會導致兇手難以控制暴力衝動;多巴胺不平衡會使兇手可能在施暴過程中感到快感,產生「殺戮成癮」的行為模式;額葉癲癇與腦外傷,可能導致情緒控制與道德判斷能力受損。

在環境層面,分屍兇手可能在童年時期曾遭受嚴重虐待、被忽視或遺棄或目睹家庭暴力,這些經驗可能導致對他人產生強烈仇恨,並學習以暴力方式應對壓力。另外,缺乏親密關係,無法建立正常的情感連結,可能導致兇手將他人「物化」,視為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部分兇手的犯罪行為可能來自過度接觸暴力內容,如電影、遊戲、小說,接觸犯罪組織或不良朋友,或從早期犯罪經歷中獲得獎勵感,最終發展成連續殺手。

陳伯謙殺人分屍免死
過去台灣也曾發生多起殺人分屍案,2018年5月,一名高姓女子透過臉書認識射箭教練陳伯謙,向他請教學習射箭,當時陳男在北市華山園區的草地上有個臨時搭建的「野居草堂」作為據點,雙方相約野居草堂喝酒時,陳伯謙想侵犯高女遭抵抗,竟將她勒斃後肢解,屍塊裝入7個黑色垃圾袋丟棄在陽明山區。

法院一審將陳伯謙依殺人等罪判處死刑,但二審改判無期徒刑,最高法院2022年判他無期徒刑定讞。

陳金火、廣德強遭懷疑是「食人魔」
另一件恐怖分屍案發生在2003年間,施姓女保險員到台中龍井一間機車行推銷保險,機車行老闆陳金火後來於同年12月7日與徒弟廣德強以談保險為由,邀施女到機車行,陳金火痛毆施女,廣德強以童軍繩緊勒她頸部,施女昏迷後遭廣德強性侵,當時尚未斷氣的施女遭2人以檳榔刀、美工刀削割皮肉喪命,還被分屍丟在化糞池等處。

案發後一度傳出2人吃食施女屍體,但法官認為無法證明2人是「食人魔」,最高法院2007年9月依殺人等罪判陳金火、廣德強死刑定讞,2人於2012年遭槍決伏法。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