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3年十月門診時間異動  
【最新衛教新知】
2006-04-25 10:55    男人也會得到憂鬱症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憂鬱症經常被視為女性化疾病,其實有不少男人受憂鬱所困,近年來,愈來愈多醫師發現,有些男人並非以「綿羊型」退縮症狀呈現,而是「豺狼虎豹型」。
 
 還記得電影《老大靠邊閃》劇中那位罹患憂鬱症的黑道老大嗎?在第二集中,黑道老大為了逃出監獄,故意裝瘋賣傻,試圖要心理醫師把他帶出來,沒想到心理醫師因為喪父,竟也得了憂鬱症。
 
 憂鬱症常被貼為屬於女性疾病,現實生活中,其實有不少男性有憂鬱傾向,甚至憂鬱症,卻經常受到忽略。
 
 雖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女性憂鬱症者約為男性的兩倍,卻已有不少精神醫學專家分析,或許女性患者真的比男性多,但也可能是男人不願承認、出面求助,導致檯面上的數字較少。
 
 研究男人憂鬱症多年,家庭治療師李爾在美國心理學會(APA)年會中提出,大約近7成男人未被診斷出來,「男人慣以其他行為掩飾,」李爾稱之為「隱藏式憂鬱症」。
 
 尤其台灣男人,注重面子,將精神科視為軟弱、羞恥的象徵,隱藏式憂鬱症的男人可能不少。
 
非典型憂鬱症狀
 
 退縮、孤立、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失去興趣,是我們熟知的典型憂鬱症狀。近年來,愈來愈多醫師發現,有些男人並非以「綿羊型」退縮症狀呈現,而是「豺狼虎豹型」。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台灣精神醫學會副秘書長林為文觀察,男性憂鬱症和女性最大不同在於,男人非常容易生氣,經常以酒精、藥物濫用掩蓋憂鬱情緒,「很多男性都是因為酗酒被帶來。」
 
 除了易怒、酗酒、藥癮之外,有的人會以工作狂、一點小刺激就抓狂、摔東西、狂賭、衝動行為像是開快車,這些狀似男子氣概的症狀表現,反而使自己、家人或家庭醫師,受到矇蔽。更有甚者,許多家暴問題也與憂鬱症掛勾,潛在患者隱藏在社會各角落。
 
 30多歲的謝恭銘從事美術設計,三年多前感情受創,心情嚴重低落。他不言不語獨自埋首工作,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直到有天起床看鏡子,才發現自己面無表情,好幾個星期都沒有笑過了,這才明瞭,想藉工作找情緒出口,根本無效。最後求助精神科,服用抗憂鬱藥物穩定情緒。
相較於女性較願意透過姊妹淘聊天訴苦解鬱,男人不太往內看待情緒變化,即使聚眾聊天,話題多與工作、政治、國家大事有關。累積久了,情緒堆在心底,形同「悶燒鍋效應」。
 
 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憂心指出,情緒悶燒到一定程度,得找出口流洩,「可能找生理,也可能從心理。」生理出口,常見的是消化性潰瘍、心臟血管疾病,至於心理,即憂鬱症。男人多半一直撐,撐到不行,再以極端方式爆發出來。
 
 曾經有位個案,45歲,形象佳,好丈夫、好爸爸,全家人的開心果。有段時間家人發現他變得不愛搞笑,不太說話,有失眠現象,以為他得了重感冒,不以為意。直到一次喝了酒,情緒失控,大呼小叫說自己好累,好辛苦,想死,問窗戶在哪,用頭去撞牆、咬舌頭,自殺企圖相當強烈,被緊急送來醫院,最後住進精神病房。家屬們十分訝異過去的好男人怎麼變成這樣,心理上無法接受。
 
 經過診斷治療,抽絲剝繭,治療的醫生逐漸掌握病因,「他平常有苦不說,自認是一家之主,應該頂住這片天。」沒想到會錢被倒、債務糾紛連環扣,情況日漸惡化,無助又不敢求助,不想家人擔憂,只好往內壓抑,本想藉喝酒紓解,卻愁上加愁,最後如火山般爆發。
 
 男人受傳統價值束縛,被要求堅毅、強壯,扛起社會家庭責任,成就取向很高,總希望扮演保護者角色。
 
 別說找人傾吐了,即使身體發出警訊,胸悶、胃痛、失眠,也視若無睹,深怕被當成弱者、懦夫,有損顏面。擔任銀行經理的陳海華曾經連續失眠一個月,他寧可租一堆光碟片,看到天破曉,眼睛累了,才小睡片刻,上班,也不肯正視自己的問題,弔詭的是,他卻勤於陪妻子上精神科治療憂鬱症。
 
男人為何會得憂鬱症?
 
 精神醫學有個三角模型,解釋致病機轉與治療模式:生物(體質)─心理(個性)─社會(環境)(bio-psycho-social),彼此交互作用。
目前醫學界關於憂鬱症真正病因仍存有許多假說: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尤其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失衡,腦神經細胞發育不全與退化、腦部受損、細胞自殺機制啟動過早、長期用藥、基因遺傳、壓力荷爾蒙作祟等等。
 「憂鬱症真正原因還不是很清楚,男性比較常見的,多半有個外在挫折,」林為文從社會環境因素解釋。失業、經濟受挫、中年危機、空巢期、未妥善規劃退休生活、失落感,再加上逞強、壓抑使然,男人極易否認得到這種「不光榮的疾病」,能撐就撐。
 
 林為文昔日同學,長期失眠、脾氣不穩,輾轉得知林為文在三總精神科之後,在太太強力督促下前往求診。一診斷,果然是憂鬱症,症狀竟已長達十年之久。更難以置信的,他拿了藥回去,光考慮要不要吃藥,又是一陣猶豫。
 
 當憂鬱沮喪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經年累月,內心充滿悲情絕望,找不到出路,自殺儼然成了唯一出口。
 
 去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中,男性自殺名列第9(女性第10名),細分年齡,中年男性自殺排名第7,青壯年男性自殺則擠入第3名。
根據統計,自殺個案中,9成以上有精神疾病,其中7成有憂鬱症(尤其嚴重憂鬱症),有15%最後以自殺結束生命。
哪些是男人憂鬱常見症狀?可以怎麼協助?
 
暗中觀察
睡眠和食慾是兩大指標。
失眠、體重下降、接著注意力與思考能力減退、情緒變得急躁不穩、以前喜歡的運動現在提不起勁、酗酒、藥物成癮,經常發呆,問想什麼都說沒有,不注意時又聽到他哀聲嘆氣,一注意到家人在看他,又不高興,都是觀察重點。
 
隨意放置簡易量表或宣傳單張
放衛教傳單、憂鬱症書籍或自填量表在憂鬱男人看得到的地方,誘導他自動接觸。平時聊天時透露一些「我聽說╳╳╳以前跟你的情況有點像,後來好像去看醫生,現在好了」。
 
從側面協助
當察覺身邊男人有憂鬱傾向,可運用科技,先以網路或電話問診,如果醫師研判有必要就診,再循循善誘就醫。
通常剛開始男人意願不強,家屬時間假如允許,設法拿他的健保卡跑一趟醫院掛初診,交代症狀,協助醫師蒐集資料。男人不太願意詳述病症,頂多交代失眠或身體疾病,家屬的敘述就變得很重要,最後「強押」男人到醫院時,比較快能進入治療核心。
 
從改善失眠切入治療
楊聰財醫師建議,人們較能接受自己有失眠問題,勸服男人就診不妨從治療睡眠障礙切入,至少他願意上醫院,獲得初步診療。
 
親密關係是最好的醫療
「伴侶、家人的親密支持是憂鬱男人最好的醫療,」哈佛醫學院教授波拉克對男人提出警告,證明男子氣概不需要靠高空跳傘或攀岩,試著對紅粉知己或親友訴說心事,避免讓自己捲入憂鬱風暴。 ....more
2006-04-25 10:51    學生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日 前 又 發 生 一 起 高 中 生 情 殺 事 件 , 精 神 科 醫 師 認 為 , 這 一 代 年 輕 人 都 是 家 中 寶 貝 , 挫 折 忍 耐 力 低 , 情 緒 不 穩 往 往 是 因 為 一 時 的 不 爽 , 年 輕 人 該 學 習 情 緒 管 理 的 功 課 。
 
  耕 莘 醫 院 身 心 科 主 任 楊 聰 財 指 出 , 在 門 診 中 經 常 會 碰 到 因 為 男 女 感 情 受 挫 , 而 情 傷 對 方 的 案 例 , 這 些 人 並 不 是 因 為 有 精 神 疾 病 , 而 是 以 情 緒 不 穩 定 來 表 現
, 往 往 是 因 為 一 時 的 不 爽 , 就 予 以 反 擊 。
 
  楊 聰 財 表 示 , 現 代 年 輕 人 對 挫 折 的 忍 耐 力 都 偏 低 , 主 要 還 在 於 他 們 都 是 家 中 的 寶 貝 , 也 使 得 他 們 獲 得 的 要 比 失 去 的 多 , 一 旦 受 到 對 方 拒 絕 , 就 會 歸 因 於 對 方 不 珍 惜 , 不 重 視 自 己 , 以 至 於 會 出 現 情 緒 不 穩 定 的 情 形 , 以 至 於 出 現 衝 動 障 礙 。
 
 楊 聰 財 建 議 , 現 代 年 輕 人 應 該 要 學 習 情 緒 管 理 的 功 課 , 情 緒 管 理 是 可 以 學 習 與 訓 練 的 ; 首 先 年 輕 人 要 認 知 世 上 不 能 百 分 之 百 如 意 , 而 一 旦 發 生 不 如 意 事 情 時 , 不 是 生 氣 可 以 解 決 的 , 而 且 要 學 習 思 考 不 如 意 的 因 素 , 而 且 要 經 常 保 持 自 我 反 省 與 檢 討 的 能 力 , 不 要 把 因 素 都 歸 罪 給 別 人 。
 
 楊 聰 財 說 , 如 果 是 有 暴 力 衝 動 傾 向 的 人 , 是 可 以 經 由 藥 物 治 療 , 以 及 加 上 心 理 治 療 來 改 善 , 不 過 , 有 暴 力 傾 向 者 也 要 知 道 , 依 據 精 神 衛 生 法 , 暴 力 是 要 付 出 代 價 , 所 以 , 年 輕 人 千 萬 不 要 逞 一 時 之 快 , 付 出 一 輩 子 的 代 價 。
  ....more
2006-04-03 10:47    人財兩失鬧自殺 電療救了他
資料來源:聯合晚報
 
 電療能夠阻止自殺念頭!一名30多歲貿易商被婚友社的感情女騙子詐騙了近千萬元,在人財兩失的情況下,罹患嚴重憂鬱症,出現強烈的自殺念頭,所幸在六次電氣痙攣治療之下,控制了病情,不再想自殺。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該名病患有憂鬱病史,長期服用藥物,去年花錢加入了婚友社,沒想到卻遇見了一名女騙徒。
 
 該男子前後被騙了近千萬元,不久之後,女騙子就銷聲匿跡,心有未甘,病情惡化,轉為重度憂鬱症,甚至試圖自殺好幾次,所幸家人及時搶救,才未釀成悲劇。
 
 楊聰財指出,由於該病患症狀嚴重,決定先以電器痙攣治療來減輕病情,經過六次電療之後,病情好轉,目前只需固定服用藥物,即能控制病情,不再萌生自殺的意念。
 
 楊聰財說,對於具有強烈自殺意念,或處於僵直狀態的精神分裂症及重度憂鬱症患來說,電氣痙攣治療是相當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療模式。
電療相當簡單,先將患者麻醉,然後將電片貼在太陽穴附近,持續放出低電量,實際電療時間僅約五分鐘,每周進行三至四次的治療,症狀即能有明顯的改善。
 
 楊聰財解釋,有強烈自殺意念的重度憂鬱症以及藥物治療不好的精神分裂患者,腦部細胞都會呈現不穩定的狀態,經過電療之後,腦部細胞就會逐漸正常運作。
 
 只可惜,許多患者及家屬把電擊治療與死刑電椅聯想在一起,引發慘酷不仁的想像,致聞之卻步,進而耽誤了關鍵的治療時機。
 
 楊聰財指出,電療治療效果迅速,特別適用於有強烈自殺意念的憂鬱症及其他嚴重急性精神疾病患者,目前健保已開放給付給特定患者,重度憂鬱症患者連續六次,精神分裂患者連續12次,症狀就能有明顯改善。 ....more
2006-03-23 11:08    性別認同歧異 從唐鳳看變性慾
資料來源/民生報
 
 國內「電腦奇才」唐宗漢自稱已變性,並在去年底改名為唐鳳,要求大家改用「陰性代名詞」來稱呼她,此舉昨引起廣大網友的回響;精神科醫師指出,唐鳳自稱「未來還需做一些手術」,顯示尚未完成變性手術,但對許多有「變性慾」患者來說,造成外在的生理性別和內心的性別認同出現歧異,而這可能是在胚胎發育時期就已種下了「錯誤」。
 
 台北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楊聰財指出,「變性慾」在精神醫學中是屬於「性別認同障礙」的一種,主要是其外在的性別特徵和內在的心理狀態並不一致,因此有可能外表是昂藏五尺之軀,但內在卻自認為是一個小女子,也有可能外表裝扮是一個辣妹,卻擁有男性的性器官。至於國內究竟有多少「變性慾」患者?迄今仍是黑數,但根據國外文獻報告,此類患者約占全人口的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不等,因此保守估計,台灣應有數千名變性慾者。
 
 楊聰財形容變性慾患者,就像「靈魂錯置」一般,不過,有變性慾並不一定要接受變性手術,在國外,有的變性慾患者不願意傷害身體,只要自己認同性別是男的,僅採荷爾蒙治療,並不願割除任何女性器官。
 
 不過,由於受到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影響,台灣女變男患者比較在意有沒有「老二」,而且戶政機關往往是以性器官為認定性別的標準,因此在國內接受變性手術者,似乎以女變男居多。事實上,出現變性慾的男女性別比率應是1:1,倒是男變女者多半跑到泰國去接受變性手術。而目前較知名且接受變性手術的藝人有利菁和河莉秀。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突然想要變性,甚至接受變性手術,往往難以接受,甚至要斷絕父子關係,楊聰財表示,最近他正輔導一名有意男變女的個案,他的父母原先不能同意家中的孩子由「一男一女」要變成「兩女」,經過一年後也才由非常不能接受轉變到「可以討論」,但距離孩子要割掉男性器官,還是不同意。
 
 楊聰財強調,變性慾患者由於內在心理與外在生理的矛盾,往往遭受外界異樣眼光,確實非常痛苦,但事實上,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包括變性慾或同性戀並不是個人受到社會或周遭朋友的影響,而是在先天胚胎發育時期,母親可能服用某些藥物或外在環境的刺激,以致受到性荷爾蒙的影響而出現與軀殼不同的性別認同,社會不宜戴上有色的眼鏡來看待他(她)們。 ....more
2006-03-23 11:06    二百萬國人受憂鬱症威脅 精神科醫師 身價10年翻5倍
新聞來源/時報週刊
 
 「你憂鬱嗎?」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句話,十之八九的答案是肯定的。沒錯,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二十一世紀的三大流行病之一;但大家愈憂鬱,有群人卻「從中得利」,精神科醫師就鹹魚翻生,十年來身價翻了五倍之多。
 
 到底有多少人有憂鬱症?這個統計數字因取樣和調查方式不同,有極大的差異,從百分之三.五到百分之十七都有;但精神科醫師認為,百分之十絕對跑不掉。若以此估算,國內至少有二百萬人有憂鬱症的傾向。如果放寬標準,依董氏基金會最近完成的國人憂鬱程度調查,百分之二十三.五有情緒起伏不定的狀況,亦即四分之一的國人有憂鬱的問題。
 
為什麼憂鬱的問題愈來愈嚴重?社會壓力是讓憂鬱症上升的重要原因。以往求診的患者多是因為遭遇到明確的事故,例如親人身故等等;但現在求診的患者,往往說不出造成其感到憂鬱的事件,而是擔心未來、擔心工作,對未來有一堆的不確定感。連學生來求診的患者也愈來愈多,因為被功課壓得喘不過氣來;大學生則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那裡?
 
 當然憂鬱不見得就有憂鬱症,但憂鬱卻不能再只是被視為單純的心情不好。在大S等藝人公開自己有憂鬱症後,憂鬱症似乎不再是個忌諱的精神疾病,甚至有點類似時麾的時尚。在這個時候,如果自己不憂鬱,好像跟不上時代似的,甚至會被人批為「不知死活」、「工作太輕鬆」。
好了!憂鬱成為另一種時尚,患者更是不應該諱疾忌醫,這下子精神科門診可是人滿為患,大家都想告訴醫師,自己有多憂鬱。
 
 走進耕莘醫院心理衛生大樓的候診室,即使已經近中午了,還是有二十多人正在等著看診,許多患者看起來並不像外界刻板印象的「神經病」,只是面無表情地呆坐著,這其中有很多就是憂鬱症患者。
 
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楊聰財,在民國七十七年剛入行時,門診的病人都是單純的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等,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根本看不到因為心情不好、憂鬱來求診的患者,「以前根本就是在打蚊子。」
 
 十多年下來,現在,楊聰財的門診可沒有時間讓他打蚊子,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一個上午診,患者甚至會掛到五、六十號,人數不亞於其他科別。但是初診患者跟醫師抱怨,自己心情不好、壓力大,這總需要時間慢慢談吧?否則看完診後,心情更不好,甚至有被誤診的可能性。
 
曾有位戒菸患者,因出現戒斷症候群,心情低落,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醫師一聽到患者說心情不好,馬上判定患者有憂鬱症。患者走出診間後,更沮喪,後來找上了自行開業的精神科醫師陳國華。細細聊了之後,才發現患者根本不是什麼憂鬱症,只是戒菸的副作用而已,過一陣子就沒事了。
 
 精神科患者看診得需要更久的時間,一位患者至少要十分鐘,如果是初診,三十、四十分鐘看一個病人更是常事,有時搞得在外候診的患者更憂鬱,看個病都得搞那麼久。
 
曾有國外學者來台參加學術研討會,聽到國內的精神科醫師一診都得看那麼多病人,「你們的精神病患者怎麼那麼多?」這是國外學者的直覺反應。當然不是國內患者比國外多,而是國內醫師很難一次滿足患者的疑問,搞得患者只好再掛第二次,或是去找第二位,甚至第三位精神科醫師。
 
 醫院的看診有其限制,自行開業,走的是自費市場,機制自然可視患者的需求調整,一次看診甚至可高達五千元,對習慣健保付錢的國人而言,這實在算是高價醫療了。  
 
精神科醫師接到的憂鬱症患者人數增加,除了與罹病率確實增加有關外,與患者尋求醫療的意願上升也有關係。藝人直言自己曾受到憂鬱症所苦,讓大家正視憂鬱症。
 
 患者開始從另類療法,走進正規醫療,也是精神科病人增加的重要原因。「早年我們還得跟寺廟、算命的搶生意。」從事精神科醫療長達二十五年以上的陳家駒,對精神科醫師的身價差異感觸很深。
 
 早年他在榮總十八年下來,才累積到一個月可看三百名病患;但現在,他才到書田短短二個月的時間,一個月的患者就有三百人,「光看這個數字,就可看出患者增加的情形了。」 生意那麼好,想必精神科醫師個個口袋麥可麥可囉?醫師們認為,被需求的感覺是增加了,如果這算是鹹魚翻生也沒錯;但若說到收入,倒是未必。因為一個患者要看十幾、二十分,精神科醫師看一個患者,皮膚科醫師可能已經看了七、八個病人了。
 
 不過據了解,有的精神科醫師一個月的收入甚至可高達五十萬,平均值也大約有二十幾萬,是十年前的二到五倍。 看到精神科醫師因為你的憂鬱而賺錢,是不是覺得更鬱卒呢?如果你覺得很不平,最好的方式就是停止憂鬱吧! 憂鬱症是新世紀的疾病,不但你我都可能受到威脅,連幫人治療憂鬱症的精神科醫師,都逃不開憂鬱症的魔掌。
 
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楊聰財,在前幾年拿公費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由於是公費出國,必須在四年內完成學位;但沒有想到,第三年他最重要的指導老師竟然跳槽到別的單位,一想到可能無法如期完成學業,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當時他想到,自己就像一隻落水的老鼠,拚命往岸邊游,就在快游到的同時,卻有人拿著棒子將這隻老鼠再推向水中,他覺得自己就是這隻老鼠。
 
 諸事不順讓他愈想心情愈煩悶,甚至覺得老師有種族歧視,所以他提的很多意見都被老師反駁;挫折感和壓力讓他幾度想從五樓的宿舍向下一躍,一了百了。由於自己是精神科醫師,他自知已經陷入憂鬱症的漩渦中了。
 
 因為評估自己還沒有到需要用藥的程度,楊聰財先尋求外力協助,他有兩個白人老師,其中一人對他十分支持,他告訴楊聰財,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老師的鼓勵對於身處挫折情緒的他,是個極大的支持。
 
宗教的力量,也是讓他走出來的重要支柱。他勉強自己打起精神接受宗教的慰藉,透過團契,他認識了許多華僑,在查經、唱詩的互動過程中,讓情緒得以獲得紓解;而禱告和聖經裡的啟示,讓他學會轉變認知行為,以前認為是不合理的事情,現在他都認為是對自己的磨練,他開始以喜悅的心來面對這些挑戰。
 
 在他即將完成學業的前二、三個月,沒想到他的一位老師又跳糟到美國的疾病管制局。這次他不再憂鬱,他想,也許這就是老天的安排,大不了先回台灣再說吧。對於面對兩次類似的案例,自己卻有截然不同的反應,他很驚喜,而最後也以提前審查畢業資格的方式,讓他在老師沒離職前,先行畢業。
 
 自己曾經深受憂鬱症所苦,讓精神科醫師更懂得患者身處憂鬱症威脅時所受的苦。楊聰財表示,憂鬱症患者不分年齡、族群,沒錢的人覺得憂鬱,有錢人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凡事樂觀地想,若是自覺走不出憂鬱的情緒,或是已經影響到生活,就應該求診,透過醫學的協助,走出憂鬱的谷底。
 
 大家都在談憂鬱症,想到自己昨天上網標個數位相機沒標到,跟朋友相約去吃晚餐,又被放鴿子,心情真是差到極點,不禁懷疑是不是有憂鬱症。
 
 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憂鬱不見得就是憂鬱症。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楊聰財表示,憂鬱症的判定有一個量表,9項評量項目中若勾選超過5項,且症狀持續2周以上才算。 但符合這條件者,其實都算是重度憂鬱症了。
 
楊聰財建議,只要患者覺得憂鬱情緒不是很容易化解,且已影響生活,就應該求診,由醫師加以評斷,是否有進一步接受治療的必要性。 雖然有這個量表,但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並不贊成由患者來填。他主張憑患者的感覺走,患者如果覺得自己很難過、不舒服,甚至喪失生存的動力,就是該就醫了。 心情不好,很少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找醫師。不論是上教堂、到廟裡拜拜,或是去SPA、按摩等等,其實也有安定和紓壓得效果,只要不需花大錢,或是會傷身,醫師也不反對。
 
 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楊聰財,很借重宗教的力量。他認為,宗教有安定情緒的效果,而且他也喜歡以唱歌來紓解情緒。
精神科醫師陳國華的個人舒壓秘方,則是寫文章將情緒抒發出來,平常也會看電影或是打球,來減輕壓力。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則是盡量讓生活簡單,卻堅持平衡生活的每一部分,包括工作、家庭、休息等等,且盡可能避免負面壓力,平日則讓自己盡量暴露在正面的情緒當中,一旦讓正面情緒充得滿滿的,就算身處負面壓力中,平日儲存的正面能量即可抵消負面壓力的威脅。
 
幾乎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會有以下5個或是5個以上的症狀,且持續最少兩周。
1.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或失望。
2.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樂趣。
3.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
4.失眠或睡眠過度。
5.精神運動激昂或遲滯。
6.疲勞或缺乏活力。
7.無價值感或過度不適當的罪惡感。
8.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減退。
9.反覆想到死亡或有自殺的念頭。
資料提供/楊聰財醫師 繪表/許瑞玲
 
 
情緒狀況 / 比率
情緒穩定  56.1%
情緒起伏不定  23.5%
壓力到達臨界點  8.7%
憂鬱程度嚴重,已需專業協助 11.7%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
製表/洪淑菁 繪表/許瑞玲
 
 
排名  方式
1.  不管它,多休息、多運動。
2.  多看相關健康的書或雜誌。
3.  使用放鬆方法。
4.  自己研究、試試書上資料上建議的方法。
5.  改變飲食習慣。
6.  看西醫的內科、一般科別。
7.  唸經、祈禱。
8.  不求助也不覺得嚴重。
9.  找中醫治療。
10.  去收驚、求平安符。
11.  試試旁人介紹的偏方。
12.  求助於專業心理師。
13.  算命、卜卦、看風水等。
14.  自己買成藥吃。
15.  看西醫的精神科。
16.  求助於心理輔導機構的志工。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
製表/洪淑菁 繪表/許瑞玲
  ....mor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